帙字的起名属性:

帙字的拼音:zhì🔈️ zhì
帙字繁体字:袟(若无则显示本字)
帙字是否为姓氏:否
帙字的偏旁部首:巾部
帙字五行属什么:火(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帙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8 (姓名笔画数)
帙字是什么意思:
(1)〈书〉
(2)(名)书画外面包着的布套。
(3)(量)用于装套的线装书。
帙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失声。本义:包书套子,用布帛制成)
(2) 同本义
帙,书衣也。——《说文》。今人谓之函。
合为三帙,三十卷。——唐· 陆德明《经典释文序》
(3) 又如:帙帷(包书的布套)
(4) 书;书的卷册、卷次
聚帙数万,多朱黄涂乙处。——宋· 叶适《京西运判方公神道碑》
诗赋篇帙繁多,不入《诗经》,而自为—略。——清· 章学诚《校雠通义·补校“汉艺文志”》
(5) 又如:道帙(道家的书);一帙(一册书;一套书)
动词
整理书籍
书乱谁能帙,杯干自可添。——杜甫《晚晴》
帙字康熙字典:
帙【寅集中】【巾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質切,音秩。《說文》書衣也。《廣韻》書帙。《梁昭明文選序》飛文染翰,則卷盈乎緗帙。
又《玉篇》小囊也。
又《韻會》次序也,書卷編次。
又姓。《韻會》出纂文。《說文》或作袠。
帙字说文解字:
帙【卷七】【巾部】
書衣也。从巾失聲。袠,帙或从衣。直質切
说文解字注(帙)書衣也。書衣謂用裹書者。亦謂之幒。陸德明𢰅經典釋文三十卷。合爲三袟。今人曰函。从巾。失聲。直質切。十二部。
包含帙的古诗词:
帙掩且罢开,尊来不虚往。半酣凌层岛,冀以弘遐想。
出自明代王世贞的《雨后小酌西园 其二》
群书北窗下,帙乱谁能整。
出自宋代严羽的《山居即事》
或时兀坐何堆豗,或时手把古收帙。
出自宋代释永颐的《杉下聋僧》
黄笺陈疏重天社,帙飘版落惟宋祁。山谷更传二史笔,外集别集全豹窥。
出自清代姚颐的《观大兴师所藏宋椠施注苏诗本敬题其后》
帙散兰亭近,书探禹穴忙。
出自宋代郭仁的《薇山书室为朱惟节赋》
帙字的组词:
帙字的成语:
帙字的方言:
◎ 客家话:[梅县腔] zhit7 [海陆丰腔] zhit7 [客英字典] zhit7 [宝安腔] zit7 [台湾四县腔] tsiit7 [客语拼音字汇] zid5
英语翻译:
帙字的演变:

楷体
帙字书法字体:

说文解字

毛泽东

王宠

翁方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