纁字的起名属性:
纁字的拼音:xūn🔈️ xūn
纁字繁体字:纁(若无则显示本字)
纁字是否为姓氏:否
纁字的偏旁部首:糹部
纁字五行属什么:金(五行属金的字大全)
纁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20 (姓名笔画数)
纁字是什么意思:
1.浅红色。
2.古通“曛”,黄昏的阳光。
纁字的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浅红色
纁,浅降也。从糸,熏声。——《说文》
厥篚元纁玑组。——《书·禹贡》
爵弁服纁裳。——《仪礼·士冠礼》
灯摇摇无定,焰纁黄。——《聊斋志异》
(2) 又如:纁裳(浅赤色的衣裳);纁襦(浅红色的短衣);纁玄(浅绛色或黑色。古代以为象征天地之色);纁币(浅绛色的帛)
名词
(1) 落日的余辉。也作“曛”
指嶓冢之西隈兮,马纁黄以为期。——《楚辞·屈原·思美人》
(2) 又如:纁黄(黄昏)
纁字康熙字典:
纁【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許雲切,音熏。《說文》淺絳也。《爾雅·釋器》三染謂之纁。《書·禹貢》厥篚𤣥纁璣組。《周禮·天官·染人》夏纁𤣥。
又《冬官·考工記·鍾氏》三入爲纁。《註》染纁者,三入而成。《儀禮·士冠禮》爵弁服纁裳純衣。
又《集韻》呼運切,音訓。義同。
纁字说文解字:
纁【卷十三】【糸部】
淺絳也。从糸熏聲。許云切
说文解字注(纁)淺絳也。考工記。鍾氏三入爲纁。爾雅。一染謂之縓。再染謂之赬。三染謂之纁。鄭注禮曰。纁裳、淺絳裳也。从糸。熏聲。許云切。十三部。周禮故書纁作䵫。
包含纁的古诗词:
纁裳拂黛耜,彩缫映红縻。
出自宋代夏竦的《躬耕籍田诗》
名岳奠方,帝仪克举。吉日惟良,九宾咸旅。温玉镂文,纁裳正宁。
出自宋代郊庙朝会歌辞的《天安殿册封五岳帝一首 神出入用《正安》。》
纁帛升龙日月章,平明鸾辂幸胶庠。侍臣独恨身千里,邸报空看字数行。
出自宋代陆佃的《依韵和门下吕相公从驾视学》
绣涩卷土花,纁霞带酒色。归庋瓮牖间,啜醨诧终夕。
出自清代吴存义的《宋都酒务印诗用甘畸人自题原韵》
玄其衣,纁其裳,琼琚玉玖鸣锵锵。端而容,肃而止,仪冠峨峨若山峙。
出自明代边贡的《题王庭简像》
纁字的组词:
纁字的方言: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hiun1 [梅县腔] hiun1 [海陆丰腔] hiun1 [客英字典] hiun1
英语翻译:
纁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