炷字的起名属性:
播放笔顺炷字的拼音:zhù🔈️ zhù
炷字繁体字:炷(若无则显示本字)
炷字是否为姓氏:否
炷字的偏旁部首:火部
炷字五行属什么:火(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炷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9 (姓名笔画数)
炷字是什么意思:
(1)〈书〉
(2)(名)灯心:灯~。
(3)(动)烧(香):~香。
(4)(量)用于点着的香:一~香。
炷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主声。本作“主”。本义:灯蕊)
(2) 同本义
尝夜宿民家,遇灯炷尽,主人将续之,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新唐书》
(3) 烛;灯;灯笼
其母梦神官持炷送一儿至,曰:“善视之,防七十二难也。”——《郭新楷传》
(4) 可燃的柱状物 。如:艾炷
动词
(1) 点燃
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沉。——陆游《夏日杂题》
(2) 又如:炷香(烧香;燃香。口语指一枝香的略称)
量词
用于点着的香。如:一炷香
炷字康熙字典:
炷【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之戍切《集韻》《韻會》朱戍切,
音注。《玉篇》燈炷也。《正韻》火炷燼所著者。《讀曲歌》然燈不下炷,有油那得明。
又《廣韻》之庾切《集韻》《韻會》《正韻》腫庾切,
音主。義同。《集韻》本作主。◎按說文主字註云:鐙中火主也。徐鉉曰:今俗別作炷,非是。然炷與主分相沿已久。今皆从火。
炷字说文解字:
主【卷五】【丶部】
鐙中火主也。从〔凵下土〕,象形。从丶,丶亦聲。之庾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别作炷,非是。〖注〗 ,象鐙形。
说文解字注(主)鐙中火主也。釋器。瓦豆謂之登。郭曰。卽膏鐙也。膏鐙、說文金部之鐙錠二字也。其形如豆。今之鐙盞是也。上爲盌盛膏而?火是爲主。其形甚微而明照一室。引伸假借爲臣主、賔主之主。?象形。謂象鐙形。从丶。謂火主。丶亦聲。之庾切。古音在四部。按?主古今字。主炷亦古今字。凡主人、主意字本當作?。今假主爲?而?廢矣。假主爲?、則不得不別造鐙炷字。正如假左爲𠂇、不得不別造佐爲左也。
包含炷的古诗词:
昼永蝉声庭院。人倦懒摇团扇。小景写潇湘。自生凉。帘外蹴花双燕。帘下有人同见。宝篆拆官黄。炷熏香。
出自宋代陆游的《昭君怨》
炷香捧茶瓯,闭门清自守。
出自宋代吴芾的《酒为偷儿所窃》
绣被锦茵眠玉暖,炷香斜袅烟轻。淡蛾羞敛不胜情。暗思闲梦,何处逐云行?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临江仙·幽闺欲曙闻莺转》
滫兰苦污生前佩,炷麝能升死后香。赫赫爰书铸惇史,天门折翼梦荒唐。
出自清代高心夔的《城西 其一》
炷香为寿阿僧只,绍兴五年八月八。
出自宋代释慧空的《圆悟禅师入灭说偈烧香》
炷字的组词:
参考其他人"炷"字的起名:
炷字的方言: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u1 [客英字典] zhu5 [台湾四县腔] zu5 [客语拼音字汇] zu4 [宝安腔] zu5 [梅县腔] zhu5 [海陆丰腔] zhu5
英语翻译:
炷字的字源演变:

炷字书法字体:

曹全碑

毛泽东

黄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