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字的起名属性:

叮字的拼音:dīng🔈️ dīng
叮字繁体字:叮(若无则显示本字)
叮字是否为姓氏:否
叮字的偏旁部首:口部
叮字五行属什么:火(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叮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5 (姓名笔画数)
叮字是什么意思:
(1)(动)(蚊子等)用针形口器插入人或牛马等的皮肤吸取血液:~人。
(2)(动)追问:~问。
叮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丁声。本义:切嘱。如:叮咛)
(2) 同本义 。如:千叮万嘱
(3) 虫类用针形口器刺人
力叮不释。——《聊斋志异·促织》
(4) 如:叮得满身是红块
(5) 比喻紧跟不放 。如:一些人在叮他;叮问
(6) 〈方〉∶追问 。如:跟着我又叮了他一句,他说明天准去,我才放心
形容清脆的响声 。如:叮咚;叮铃;叮叮当当;叮当响
叮字康熙字典:
叮【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正韻》當經切,音丁。《玉篇》叮嚀,囑付也。
又通作丁寧。《後漢·郞覬傳》丁寧再三,留神於此。
包含叮的古诗词:
叮咛惜别从此时,后会又是来年期。来年春风二三月,桃花浪煖宜鲸飞。
出自明代曹义的《十一年送王伯器归丹阳毕姻》
绝国牛羊今受敌,降王鸡犬昔全屠。叮咛旌节花开处,长使春辉入画图。
出自清代晋昌的《乌什城远眺》
鲁酒对君头未白,芳邻接我眼常青。叮咛诸弟须勤学,好梦池塘春草生。
出自明代欧阳建的《诸弟启馆》
凤管云笙,无不萦方寸。叮咛问。泪痕羞_。界破香腮粉。
出自宋代赵长卿的《点绛唇(对景有感)》
叮咛善守护,尊者俱神变。会当清夜阑,神光照金殿。
出自宋代曾季狸的《罗汉石》
叮字的组词:
叮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叮"字的起名:
施叮瑶陶叮姜叮粒水叮当潘叮玲卞宁叮平叮仃路叮霍叮当丁叮丁叮婕荣叮当
叮字的方言:
◎ 粤语:ding1
◎ 客家话:[梅县腔] den1 din1 [宝安腔] den1 [客英字典] den1 [台湾四县腔] den1 dang5 [客语拼音字汇] den1 [海陆丰腔] den1 dang5
◎ 潮州话:dêng1(teng) dêng3(tèng)
◎ 客家话:[梅县腔] den1 din1 [宝安腔] den1 [客英字典] den1 [台湾四县腔] den1 dang5 [客语拼音字汇] den1 [海陆丰腔] den1 dang5
◎ 潮州话:dêng1(teng) dêng3(tèng)
英语翻译:
叮字的字源演变:
叮字书法字体:

徐伯清

毛泽东

敬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