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字的起名属性:
播放笔顺遁字的拼音:dùn🔈️ dùn
遁字繁体字:遯(若无则显示本字)
遁字是否为姓氏:否
遁字的偏旁部首:辶部
遁字五行属什么:火(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遁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6 (姓名笔画数)
遁字是什么意思:
(动)逃走:逃~。
遁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盾声。本义:逃避)
(2) 同本义
遁,迁也。——《说文》
遁,避也。——《广雅·释诂三》
遁,犹回避也。——《后汉书·杜林传》注
阳遁而不能蒸。——《国语·周语》
平当逡遁有耻。——《汉书·隽疏干薛平传赞》
(3) 又如:遁隐(避世隐居);遁天(逃遁天理,违背自然);遁命(逃避任命);遁俗(犹言逃避世俗);遁避(犹逃避)
(4) 逃跑,逃走
一曰逃也。——《说文》
晋将遁矣。——《国语·楚语》
敌弃炮仓皇遁。——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虎大骇,远遁。——唐· 柳宗元《三戒》
(5) 又如:遁世离群(逃离人世,过隐居生活);遁亡(逃亡);遁退(逃跑退却);遁奔(逃奔)
(6) 迁移 。如:遁思(迁移;离去)
(7) 隐匿 。如:遁疚(隐藏的疾病);遁隐(隐藏);遁影(隐藏形影);遁疾(隐藏的疾病)
(8) 隐避;隐居 。如:遁夫(隐居之人);遁身(隐居);遁居(隐居)
(9) 放纵;淫逸 。如:遁乐(淫纵逸乐);遁逸(放纵;不可约束)
(10) 失 。如:遁逸(散失);遁舍(犹舍弃)
(11) 欺 。如:遁饰(欺蒙掩饰)
遁字康熙字典:
遁【酉集下】【辵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𨔡𨘹𨙆《唐韻》《集韻》徒困切《正韻》杜困切,
音鈍。《說文》遷也。《玉篇》逃也。《左傳·僖二十八年》曳柴而遁。
又《廣韻》隱也,去也。《詩·小雅》勉爾遁思。《後漢·郅惲傳》南遁蒼梧。
又迴避也。《後漢·杜林傳》上下相遁。《註》謂上下相匿以文避法也。
又遁甲。《後漢·方術傳》推六甲之隂,而隱遁也。
又《廣韻》徒損切《集韻》杜本切《正韻》徒本切,
音囤。義同。
又《集韻》七倫切《正韻》詳倫切。
與巡同。《前漢·平當傳》逡遁有恥。
又與逡通。《前漢·賈誼過秦論》遁巡不敢進。《說文》亦作遯。
遁字说文解字:
遁【卷二】【辵部】
遷也。一曰逃也。从辵盾聲。徒困切〖注〗𨔡、𨙆、𨘹,古文遁。
说文解字注(遁)遷也。此字古音同循。遷延之意。凡逡遁字如此。今之逡巡也。儀禮鄭注用逡遁十有一。一曰逃也。此別一義。以遁同遯。葢淺人所增。从辵。盾聲。徒困切。十三部。
包含遁的古诗词:
一遵无为术,三载淳化宣。功成遂不处,遁迹符冲玄。
出自唐代吴筠的《高士咏 其六 臧丈人》
遁野有情看拾翠,封侯无相写凌烟。
出自清代阎尔梅的《戊申人日》
遁迹不更梅福姓,哀时久抱杜陵心。孤灯如豆泪如雨,满地月明何处砧。
出自清代曹俊的《秋夜感怀二首 其一》
一官老许向南京,遁卦同人万古情。迂阔自知无一用,祗能开眼看升平。
出自明代庄昶的《授南京吏部郎中 其二》
遁思浮海,九州外,聊驰壮观。归来犹健,柴市魂招,衣带痕殷。
出自清代周岸登的《庆春宫》
遁字的组词:
遁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遁"字的起名:
遁字的方言: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un3 tun6 [宝安腔] tun3 [梅县腔] tun3 [陆丰腔] dun3 [客英字典] tun3 [东莞腔] tun3 [台湾四县腔] tun3 tun5 [客语拼音字汇] tun3 tun4
◎ 潮州话:多温6(顿)
英语翻译:
遁字的字源演变:

遁字书法字体:

吴睿

翁同和

钱泳

马王堆帛书

吴大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