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字的起名属性:

涪字的拼音:fú🔈️ fú
涪字繁体字:涪(若无则显示本字)
涪字是否为姓氏:是
涪字的偏旁部首:氵部
涪字五行属什么:水(五行属水的字大全)
涪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2 (姓名笔画数)
涪字是什么意思:
(名)涪江;水名;在四川省。
涪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水名 。在四川省中部,源出松潘县,东南流经平武、绵阳、三台、遂宁、潼南、至合川县入嘉陵江
(2) 古州名 。故治所在今四川省涪陵市
涪字康熙字典:
涪【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縛牟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音浮。水名。《水經注》涪水,出廣漢屬國剛氐道徼外。
又涪陵,漢縣名,今爲州屬重慶府。
又《集韻》馮無切,音扶義同。
又蒲侯切,音捊。涪漚,水泡也。
涪字说文解字:
涪【卷十一】【水部】
水。出廣漢剛邑道徼外,南入漢。从水咅聲。縛牟切
说文解字注(涪)涪水。句。以下同。出廣漢剛邑道徼外。南入漢。地理志曰。廣漢郡剛氐道。郡國志曰。廣漢屬國都尉。領陰平道、甸氐道、剛氐道。剛氐、此作剛邑。葢誤。百官公卿表曰。列侯所食縣曰國。皇大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蠻夷曰道。然則志偁甸氐道、剛氐道、湔氐道皆以其有氐而道之。志於剛氐道下曰。涪水出徼外。南至墊江。入漢。過郡二。行千六十九里。過郡二者、廣漢、巴郡也。墊江屬巴郡。按剛氐道徼外、葢在今四川龍安府松潘㕔境內地。舊松潘衛也。衛東有小分水嶺。涪水出焉。東南流。經龍安府之平武縣、江油縣、彰明縣。又經綿州。又經潼川府之三臺縣、射洪縣、遂寧縣。至重慶府之合州城南。嘉陵江合渠江自東北來會。合流至重慶府府城北入大江。合州、漢之墊江縣也。嘉陵江卽西漢水也。許云南入漢、謂入嘉陵江也。水經云。涪水出廣魏涪縣西北。南至小廣魏。與梓潼水合。梓潼水出其縣北畍。西南入於涪。又西南至小廣魏南入於墊江。云出涪縣與志異者、水經舉稍近言也。墊江縣名而云入於墊江者、以地名名水也。益州之水見於史者涪水謂之內水。今之涪江也。雒水合綿水謂之中水。今在瀘州州城北入大江。水道提綱謂之沱江者是也。外水今之大江也。从水。㕻聲。縛牟切。三部。
包含涪的古诗词:
缅怀渊明舆,讵觊凿齿识。涪翁隐税监,姚相愁谮贼。
出自明代黄衷的《责足》
江烟漠漠白鸥飞,倚棹中流看落晖。涪右水从中坝合,剑南山到左绵稀。
出自清代高其倬的《渡绵江》
涪翁异代友,俱作蝉蜕壳。
出自宋代李流谦的《彦博见和暑中之作殊有新功复用韵谢》
疏狂不厌江湖远,梗直真于岭海宜。为道同官程选部,涪陵气味念相知。
出自明代张吉的《送别刘太守用光转参闽省东归》
涪江驶清浏,四山玉连环。
出自宋代程公许的《寿曹大博以东宪台治新筑亭馆扁榜寄意·莺花》
涪字的组词:
参考其他人"涪"字的起名:
涪字的方言: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eu2 fu1 [宝安腔] fiu2 fu2 [台湾四县腔] feu2 fu1 [客英字典] feu2 fu2
◎ 潮州话:颇污5(浮)
英语翻译:
涪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涪字书法字体:

何绍基

曹全碑

毛泽东

冯子振

欧阳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