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字的起名属性:

枸字的拼音:gǒu🔈️ gǒu
枸字繁体字:枸(若无则显示本字)
枸字是否为姓氏:否
枸字的偏旁部首:木部
枸字五行属什么:木(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枸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9 (姓名笔画数)
枸字是什么意思:
〔枸杞〕落叶小灌木。茎丛生,有短刺。浆果卵圆形,红色,叫枸杞子,供药用,有滋肝补肾、安神明目作用。根皮入药称地骨皮。宁夏等地多有栽培。杞(qǐ)。
〔枸橼〕也叫香橼。常绿小乔木。果实有香气,皮厚,味酸苦,可供药用。
〔枸橘〕即“枳”
枸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盘错的树根
故枸木必将待櫽栝烝矫然后直。——《荀子·性恶》
有木,青叶紫茎,…,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山海经》
形容词
(1) 通“钩”。弯曲
故枸木必将待櫽括烝矫然后直。——《荀子·性恶》
(2) 另见
名词
(1) 植物名,即蒌叶 。胡椒科,藤本,近木质。叶互生,大而厚,卵状长圆形。浆果肉质,绿黄色,叶可入药。如:枸酱(即“蒟酱”);枸橼(即“香橼”)。枳枸,即拐枣
南山有枸。——《诗·小雅》
(2) 另见
暂无详细释义
枸字康熙字典:
枸【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韻會》俱羽切《集韻》果羽切《正韻》居許切,音矩。《說文》木名。《詩·小雅》南山有枸。《陸璣·草木疏》枸樹高大如白楊,子長數寸,噉之甘美如飴,蜀以爲醬。亦書作蒟。
又《正韻》忌遇切。義同。
又《唐韻》《集韻》古后切《韻會》《正韻》舉后切,音苟。《爾雅·釋木》枸檵。《註》今枸𣏌也。《疏》一名苦𣏌,一名地骨,服之輕身益氣。
又《集韻》《類篇》《韻會》居侯切,音鉤。《宋玉·風賦》枳枸來巢。《李善註》枸,曲也,似橘屈曲也。《本草》枸橘一名𣖌𣕌,人家多種爲藩籬。
又《集韻》恭于切《韻會》舉朱切,音拘。《揚子方言》車枸簍。自關而西謂之枸簍。
又《韻會》權俱切,音劬。《山海經》下有九枸。《郭註》盤錯也。
又斷木。見株字註。
枸字说文解字:
枸【卷六】【木部】
木也,可爲醬。出蜀。从木句聲。俱羽切
说文解字注(枸)枸木也。可爲𤖕。出蜀。史、漢皆云枸𤖕。詳艸部蒟下。從木。句聲。俱羽切。四部。按小雅南山有枸。毛曰。枸、枳枸也。枳枸卽禮記之椇。許於枸下不言枳枸。椇字亦不錄。
包含枸的古诗词:
枸杞子,决明花,露葵香菌旧浑家。瓷瓶净注黄梨液,石火新烹苦茗芽。
出自明代黄衷的《矩洲篇》
枸杞秋风老,鹅湖暮雨深。韦编三绝后,深得古人心。
出自元代蓝智的《寄铅山詹九夫二首 其二》
充腹黄粮暖炕柴,送老山斋。枸杞茶甜如蕨薇菜,去来,去来。
出自元代未知作者的《【双调】庆宣和 太华峰高天》
马兰旋摘和菘煮。枸杞新生傍菊栽。
出自宋代高翥的《送刘允叔主簿归山中》
云胡叔世主,黩武生諠哗。枸酱毒南徼,河源诧西槎。
出自元代刘基的《题西旅献獒图》
枸字的组词:
参考其他人"枸"字的起名:
枸字的方言:
◎ 客家话:[梅县腔] g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gi3 [客语拼音字汇] geu3 [海陆丰腔] kieu3 gi3 [客英字典] geu3 geu1 gi1 [宝安腔] giu3
◎ 潮州话:ge2(kúr) [潮阳]gu2 (kú) ,gao2(káu) gao1(kau)
英语翻译:
枸字的字源演变:
枸字书法字体:

曹全碑

徐伯清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