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字的起名属性:

喊字的拼音:hǎn🔈️ hǎn
喊字繁体字:喊(若无则显示本字)
喊字是否为姓氏:否
喊字的偏旁部首:口部
喊字五行属什么:水(五行属水的字大全)
喊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2 (姓名笔画数)
喊字是什么意思:
(1)(动)大声叫:~口号。
(2)(动)叫(人):你去~他一声。
喊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咸声。本义:尝味)
(2) 同本义
狄牙能喊, 狄牙不能齐不齐之口。——《法言·问神》
(3) 大声呼叫 。如:喊应(喊叫;招呼);喊冤(呼叫冤屈);大喊(如由于痛苦、生气或要求援助或怜悯)
(4) 唤醒 。如:请在明天早晨六点喊我
(5) 召请;呼唤 。如:忽然有人喊了我一声
喊字康熙字典:
喊【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呼豏切《集韻》火斬切,音欦。《揚子·方言》喊聲也。
又《集韻》《韻會》下斬切,音豏。或作𠽦,怒聲。
又《廣韻》呼覽切《集韻》《韻會》《正韻》虎覽切,音𡒓。《廣韻》聲也,與嚂同。《揚子·法言》狄牙能喊。《正字通》揚子本作咸,咸,和味也。譌作喊。
又《集韻》虎感切,音䫲。《博雅》可也。
又《集韻》虛咸切,音㰹。呵也。
又居咸切,音緘。與䌠同。監持意,口閉也。
又苦濫切,音闞。呵也。與𠿑嚂同。
包含喊的古诗词:
银锄惊抖群峦。喊声震慄三山。身后兵民百万,同心劈地开天。
出自近现代杨鸿章的《清平乐 其三 朱总司令老镢》
取水驿符到,喊山旗信通。
出自宋代洪咨夔的《谨和老人惠山泉二首》
喊呀或终日,势若风雨过。
出自宋代苏轼的《次韵子由病酒肺疾发》
闻说采时争节候,喊山声动甚惊雷。
出自宋代苏颂的《次韵李公择送新赐龙团与黄学士三绝句》
喊啸敌台气英英,骨头自秤轻复轻。为何亦欲惹世情,既无翰林二字来使村落惊。
出自明代许国佐的《郎州行》
喊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喊"字的起名:
喊字的方言: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am5 [东莞腔] ham3 [梅县腔] ham5 [陆丰腔] ham5 [客英字典] ham5 [宝安腔] ham5 [客语拼音字汇] ham4 [台湾四县腔] ham5 hem1 [海陆丰腔] ham5 hem1
英语翻译:
喊字的字源演变:
喊字书法字体:

曹全碑

徐伯清

敬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