屐字的起名属性:

屐字的拼音:jī🔈️ jī
屐字繁体字:屐(若无则显示本字)
屐字是否为姓氏:否
屐字的偏旁部首:尸部
屐字五行属什么:木(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屐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0 (姓名笔画数)
屐字是什么意思:
(1)(名)木头鞋。
(2)(名)泛指鞋。
屐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履(鞋子)省,支声。本义:木屐,一种笨重的木底鞋)
(2) 同本义
木屐也。——《三苍》
以屐,为服。——《庄子·天下》。李注:“木曰屐者。”按,雨行所以践泥。
介子推抱树烧死, 晋文公伐以制屐也。——《庄子·异苑》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蹑屐登崖。——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屐子(木鞋);屐齿(屐底的齿);屐声(脚步声);屐履间(履屐间);屐响(木屐的响声)
(4) 泛指鞋
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平生屐?——辛弃疾《满江红》
(5) 又如:草屐;屐履;锦屐
屐字康熙字典:
屐【寅集上】【尸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奇逆切《韻會》《正韻》竭戟切,音劇。《說文》屩也。从履省,支聲。《增韻》木屐也。《晉書·宣帝紀》懿使軍士三千人,著軟材平底木屐前行,然後馬步俱進。或作跂。《莊子·天地篇》跂屩爲服。
屐字说文解字:
屐【卷八】【履部】
屩也。从履省,支聲。奇逆切文六重一
说文解字注(屐)屩也。从𡳐省。支聲。奇逆反。古音在十六部。按釋名云。屐、搘也。爲兩足搘以踐泥也。又云。屩、不可踐泥也。屐、踐泥者也。然則屐與屩有別。
包含屐的古诗词:
舟际岸桃晴映水,屐边岩桂昼栖云。呼儿预饬登临具,翘首星槎候使君。
出自明代王廷陈的《江子景孚书至云将以使命下沔鄂访予大江之滨因而寄此》
十番春事付风埃,屐齿参经识苍苔。
出自宋代曾晞颜的《重游临武秀岩》
屐齿苔边错。笙舌炙乾金薄。米家书札里、一舟泊。
出自清代樊增祥的《一枝花 其三 三月初九日过西园,薄阴酿雨,花木皆有寒色,再叠前韵》
无人紫苔庭院,屐响不知谁。写分外沉沉,重帘不卷双燕归。
出自清代易顺鼎的《忆旧游 社题春雨二首 其一》
涉难知弥明,屐粉德益聚。
出自宋代陈深的《简秦章甫》
屐字的组词:
屐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屐"字的起名:
屐字的方言:
◎ 客家话:[宝安腔] kiak8 [梅县腔] kiak8 [东莞腔] kiak8 [客语拼音字汇] kiag6 [海陆丰腔] kiak8 ki5 hi5 [客英字典] kiak8 [台湾四县腔] kiak8 ki5 hi5 [陆丰腔] kiak8
◎ 潮州话:giah8
英语翻译:
屐字的字源演变:
屐字书法字体:

邓石如

吴大澄

吴昌硕

宋克

徐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