樛字的起名属性:

樛字的拼音:jiū🔈️ jiū
樛字繁体字:樛(若无则显示本字)
樛字是否为姓氏:否
樛字的偏旁部首:木部
樛字五行属什么:木(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樛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5 (姓名笔画数)
樛字是什么意思:
1. 向下弯曲的树木:“揽樛木之长萝,援葛藟之飞茎。”
2. 纠结:“故殇之绖不樛垂,盖未成人也。”
3. 求:“樛天道其焉如。”
4. 姓。
1.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
樛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树木向下弯曲 。如:樛木(枝向下弯曲的树);樛枝(向下弯曲的树枝);樛葛(弯曲的树枝和葛藤);樛曲(曲折,弯曲)
(2) 绞结,盘缠
殇之緻,不樛垂,盖未成人也。——《仪礼·丧服》。郑玄注:不绞其带之垂者。
(3) 又如:樛结(绞结;缠结);樛盘(曲折盘结);樛缠(纠结);樛萝(纠结盘绕的萝蔓)
(4) 通“求”。寻找,探索
樛天道其焉如。——张衡《思玄赋》
樛字康熙字典:
樛【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居虯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尤切,音鳩。木下句曰樛。《詩·周南》南有樛木。《毛傳》木枝下曲。
又絞也。《儀禮·喪服》不樛垂。《註》不絞其帶之垂者。亦與繆通。《禮·檀弓》叔仲皮死,其妻衣衰而繆絰。《註疏》繆當爲樛,謂兩股相交也。《前漢·五行志》天雨草,葉相樛結,大如彈丸。
又樛流,周流也。《揚雄·反騷》望崑崙以樛流。
又姓。《史記·尉陀傳》陀太子嬰齊,取邯鄲樛氏女。
又《集韻》亡幽切,音鷚。木名。
又憐蕭切,音聊。義同。
樛字说文解字:
樛【卷六】【木部】
下句曰樛。从木翏聲。吉虯切
说文解字注(朻)高木下曲也。從木丩。丩亦聲。此韵會所據小徐本也今二徐本皆分樛朻爲二篆。樛訓下曲。朻訓高木。乃張次立以鉉改鍇而然。鍇云。詩作樛。爾雅作朻。依詩爲正。鍇意許書作朻未是也。今考釋木曰下句曰朻。南有樛木毛傳曰。木下曲曰樛。下曲卽下句也。樛卽朻也。一字而形聲不同。許則從丩聲者、容許當日毛詩亦作朻也。玉篇分引詩、爾雅而云二同。甚爲明晢。丩者、相糾繚也。凡高木下句。垂枝必相糾繚。故曰從木丩。丩亦聲。吉虬切。三部。
包含樛的古诗词:
樛枝互错横铁□,弓纽□张攲羽盖。低无玄鹤寄巢居,幽有苍夔出光怪。
出自元代张翥的《蟠松引》
樛枝半著古苔痕,万斛寒香一点春。
出自宋代史文卿的《枯梅》
樛枝偃盖蔚相扶,绝胜分封五大夫。天遣岁寒双干合,人言江左百城无。
出自宋代汪藻的《翁养源因先冢瑞松作亭求诗》
上有古梅树,樛结垂高枝。白石为几席,月露明苍苔。
出自明代陈恭尹的《王将军挽歌》
樛枝半压鲁隐九年之大雪,雅韵曾和虞氏五弦之薰风。
出自宋代刘倓的《次韵胡少瀹题梁王山蟠松诗》
樛字的组词:
樛字的方言: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eu1 [台湾四县腔] kieu1 [梅县腔] geu1 [海陆丰腔] kieu1
◎ 潮州话:gau1
英语翻译:
樛字的演变:

金文

小篆

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