犒字的起名属性:

犒字的拼音:kào🔈️ kào
犒字繁体字:犒(若无则显示本字)
犒字是否为姓氏:否
犒字的偏旁部首:牜部
犒字五行属什么:木(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犒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4 (姓名笔画数)
犒字是什么意思:
(动)犒劳;用酒食等慰劳。
犒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牛,高声。本义:以牛酒宴饷兵士。泛指用酒食或财物慰劳) 同本义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公使展喜犒师。——《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犒以十二牛。——《淮南子·泛论》。注:“牛羊曰犒。”
(2) 又如:犒设(以酒食赏赐);犒军(犒赏军士);犒牛(劳军的牛);犒功(犒赏有功之人)
犒字康熙字典:
犒【巳集下】【牛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苦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口到切,音靠。《玉篇》餉軍。《左傳·僖二十六年》齊孝公伐我北鄙,使展喜犒師。《註》勞齊師。《周禮·地官·牛人》軍事共其犒牛。《註》犒師之牛。
犒字说文解字:
槀【卷六】【木部】
木枯也。从木高聲。苦浩切
说文解字注(槀)木枯也。枯槀、禾稾字古皆高在上。今字高在右。非也。凡潤其枯槀曰槀。如慰其勞苦曰勞。以膏潤物曰膏。尚書槀飫。周禮槀人。小行人若國師役則令槀禬之。義皆如是。鄭司農以漢字通之。於槀人曰。槀讀爲犒師之犒。主?食者、故謂之犒。於小行人曰。槀當爲犒。謂犒師也。葢漢時盛行犒字。故大鄭以今字易古字。此漢人釋經之法也。左傳、國語皆有犒字。左傳服注曰。以師枯槀。故饋之飲食。韋注國語曰。犒、勞也。計左、國皆本作槀。今本作犒者。亦漢人所改。如牛人。軍事共其犒牛。此必後鄭從大鄭所易也。小行人經文從大鄭易爲犒、而注之曰。故書犒作槀。今本則譌舛難讀矣。何注公羊曰、牛酒曰犒。高注淮南曰。酒肉曰餉。牛羊曰犒。漢㡿彰長碑又作勞?。許不錄犒?字者。許以槀爲正字。不取俗字也。從木。高聲。苦浩切。二部。鄭箋詩讀橋爲槀。
包含犒的古诗词:
洋洋西海水,威命穷天涯。系虏来王都,犒乐穷休嘉。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乐府杂曲 其十 吐谷浑》
首路昆崙顶,狄公安在哉。斩关深夜入,犒宴上元开。
出自明代张弼的《昆崙山》
屡下勤王诏,诸军自养痈。犒师劫行旅,积庾困输供。
出自清代黎承忠的《大梁杂感 其二》
广铸精金酬健者,泛科寒士岂当然。犒师劳将吾民职,争奈饥无买米钱。
出自元代叶颙的《时论田亩输银赋二律俾主事者知之 其一》
犒少佣奴懒,迎迟过客嗔。悔曾迷宦海,素不媚钱神。
出自宋代方回的《至后承元煇见和复次韵书病中近况十首 其四》
犒字的组词:
犒字的成语:
犒字的方言:
◎ 客家话:[东莞腔] gau3 [海陆丰腔] kau5 kau3 [梅县腔] kau5 [台湾四县腔] kau5 kau3 [宝安腔] kau5 kau3 [客英字典] kau5 kau1
◎ 潮州话:gau2
英语翻译:
犒字的字源演变:
犒字书法字体:

曹全碑

徐伯清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