籁字的起名属性:

籁字的拼音:lài🔈️ lài
籁字繁体字:籟(若无则显示本字)
籁字是否为姓氏:否
籁字的偏旁部首:竹部
籁字五行属什么:木(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籁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22 (姓名笔画数)
籁字是什么意思:
(1)(名)古代的一种箫。
(2)(名)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籁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赖声。本义:古代一种管乐器,三孔)
(2) 同本义
吹鸣籁。——《史记·司马相如传》。集解:“籁,箫也。”
爽籁发而清风生。——王勃《滕王阁序》
(3) 又如:籁竽(箫与竽,用竹制的管乐器);籁龠(古管乐器。籁,三孔;龠,六孔)。又指箫
(4) 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亦泛指一般的声响 。如:人籁(人口吹奏出的声音);地籁(风吹孔穴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的各种声响)
籁字康熙字典:
籟【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6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落蓋切,音賴。《說文》籥三孔也。大者謂之笙,中者謂之籟,小者謂之箹。《爾雅註》簫,一名籟。《史記·司馬相如傳》摐金鼓,吹鳴籟。《註》籟,簫也。
又凡孔竅機括皆曰籟。《莊子·齊物論》人籟則比竹,地籟則衆竅是已。
又叶力制切《宋玉·高唐賦》緣葉紫裏,丹莖白蔕。纖條悲鳴,聲似竽籟。《註》蔕,丁計切。籟,力制切。
籁字说文解字:
籟【卷五】【竹部】
三孔龠也。大者謂之笙,其中謂之籟,小者謂之箹。从竹賴聲。洛帶切
说文解字注(籟)三孔龠也。龠部曰。龠、管樂。六孔。以和衆聲。按毛詩傳曰。龠六孔。許龠下從之。此云三孔龠者、謂龠之三孔者則名籟也。鄭注笙師、少儀、明堂位皆云。籥如笛、三孔。鄭專謂籟耳。今本說文龠下爲淺人所亂。然於此可以正彼。莊子人籟、地籟、天籟、引伸義也。大者謂之笙。笙、釋樂作產。其中謂之籟。釋樂作謂之仲。葢誤。小者謂之箹。三句見釋樂。大者葢六孔者也。中者三孔。从竹。賴聲。洛帶切。十五部。
包含籁的古诗词:
欲扫嚣尘迹,枚条自改门。籁虚秋断续,花冷月黄昏。
出自宋代释居简的《枝巢》
籁声风不定,凉气雨初收。借问衡阳雁,飞飞若为谋。
出自明代程通的《和项公立秋韵》
风回近浦留帆影,籁静中峰起磬音。醉舞不知吾老矣,桂花还学少时簪。
出自明代邵宝的《十八夜山堂见月又用韵》
籁入层铃度,云含众象敷。凤城归路晚,偏系客心孤。
出自明代黄省曾的《登金刚宝座一首》
悟景应知幻,标枝可喻禅。籁兼心共寂,轮与果俱圆。
出自明代徐熥的《瓦棺寺看月同吴翁晋梅季豹郭圣仆志若真全二上人分得圆字》
籁字的组词:
籁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籁"字的起名:
籁字的方言:
◎ 潮州话:nai6
英语翻译:
籁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籁字书法字体:

说文解字

徐伯清

毛泽东

王宠

王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