诔字的起名属性:

诔字的拼音:lěi🔈️ lěi
诔字繁体字:誄(若无则显示本字)
诔字是否为姓氏:否
诔字的偏旁部首:讠部
诔字五行属什么:火(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诔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3 (姓名笔画数)
诔字是什么意思:
(1)(动)古时叙述死者事迹表示哀悼(多用于上对下)。
(2)(名)哀悼的文章。
诔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言,耒声。本义:叙述死者生前事迹,表示哀悼,亦即为谥法所本。仅用于上对下)同本义,即今之致悼辞
诔,谥也。从言,耒声。累列生时行迹,读之以作谥者。——《说文》
六曰诔。——《周礼·大祝》
幼不诔长。——《礼记·曾子问》
诔者,道死人之志也。——《墨子·鲁问》
孔丘卒, 公诔之。——《左传》
鲁君的嬖人死, 鲁君为之诔。——《墨子》
名词
(1) 哀悼死者的文章
遗之日读诔。——《周礼·大史》
(2) 又如:诔文(悼词。亦简称“诔”);诔赞(列叙死者生平事迹,并且赞美其德行的文辞)
诔字康熙字典:
誄【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力軌切《集韻》《韻會》魯水切,音壘。《說文》諡也。《釋名》累也。累列其事而稱之也。《廣韻》壘也。壘述前人之功德也。《周禮·春官·大祝》作六辭以通上下、親疎、遠近,六曰誄。《註》謂積累生時德行以錫之命,主爲其辭也。《左傳·哀十六年》孔丘卒,公誄之。子贛曰:生不能用,死而誄之,非禮也。《禮·檀弓》魯莊公及宋人戰于乗丘,馬驚,敗績,縣賁父卜國死之。公曰:非其罪也。遂誄之。士之有誄,自此始也。
又《曾子問》賤不誄貴,幼不誄長,禮也。惟天子稱天以誄之,諸侯相誄,非禮也。《註》累舉其平生實行爲誄,而定其諡,以稱之也。
又禱祀用誄。《論語》誄曰:禱爾于上下神祇。《疏》累功德以求福。《註》誄者,哀死而述其行之辭也。《說文》引作讄。《說文》本作䛶。《舉要》載《嚴發𥓓》作䚽,非。䚽字原从彡从乚出頭作。
诔字说文解字:
誄【卷三】【言部】
諡也。从言耒聲。力軌切
说文解字注(誄)謚也。當云所以爲謚也。曾子問注曰。誄、絫也。絫列生時行迹。讀之以作謚。从言。耒聲。力軌切。十五部。
包含诔的古诗词:
碑非蔡邕愧,诔岂仲宣伦。独把延陵剑,吞声泪满巾。
出自明代李梦阳的《哭徐博士二十韵》
太息琰玄皆耄矣,诔成姑以寝为园。
出自宋代刘克庄的《居厚弟乞以碍止法官回授公朝特俞所请族子有》
诔南浦了诔馀杭,各掩新丘若斧堂。
出自宋代刘克庄的《追和南塘韵呈汤伯纪尹子潜》
一星星、悼亡潘岳,诔词亲述斑管。文情一片相生处,写出两番悲惋。
出自清代谈印梅的《迈陂塘 寄题汪孝廉、许王两孺人合传》
玉匣珠襦启便房,薤歌无异葬同昌。君王欲制《哀蝉赋》,诔笔词臣有谢庄。
出自明代吴伟业的《永和宫词廿七首 其二十一》
诔字的组词:
参考其他人"诔"字的起名:
诔字的方言:
英语翻译:
诔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诔字书法字体:

杨沂孙

校官碑

爨宝子碑

吴大澄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