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字的起名属性:

聆字的拼音:líng🔈️ líng
聆字繁体字:聆(若无则显示本字)
聆字是否为姓氏:否
聆字的偏旁部首:耳部
聆字五行属什么:火(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聆字有寓指体贴、明智、聪明之意
聆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1 (姓名笔画数)
聆字是什么意思:
(动)〈书〉听:~教。(书逐用语)
聆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耳,令声。本义:细听)
(2) 同本义
聆广乐之九奏兮。——张衡《思玄赋》
宝玉接过来,一面目视其文,耳聆其歌。——《红楼梦》
扣而聆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聆偈(听经);聆受(倾听并接受);聆训(听受训教);聆教(聆听教晦);聆音察理(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
(4) 明了,清楚
观读之者,晓然若盲之开目,聆然若聋之通耳。——汉· 王充《论衡》
(5) 又如:聆聆(明了,清楚)
聆字康熙字典:
聆【未集中】【耳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韻會》郞丁切《正韻》離呈切,音靈。《說文》聽也。《倉頡篇》耳聽曰聆。《廣韻》以耳取聲。《前漢·敘傳》妣聆呱而刻石兮。
又《博雅》聆,從也。
又《淮南子·齊俗訓》所居聆聆。《註》聆聆,意曉解也。
又借作齡。《禮·文王世子》夢帝與我九齡。《釋文》本或作聆。
聆字说文解字:
聆【卷十二】【耳部】
聽也。从耳令聲。郎丁切
说文解字注(聆)聽也。二篆轉注。匡謬正俗載俗語云。聆瓦。聆者、聽之知微者也。文王世子曰。夢帝與我九聆。此叚聆爲鈴。夢天以九个鈴與己也。从耳。令聲。郎丁切。古音在十二部。
包含聆的古诗词:
中山是隐居,缅想故心醉。忽睹邢武辞,聆其金石备。
出自唐代杜伟的《过琴溪》
独念华山人,聆君广陵散。
出自明代胡奎的《春夜怀友》
齐紫三入,乃变其素。相彼丘陵,蹶然而崩。聆此空谷,鸟鸣嘤嘤。
出自明代黄圣年的《善哉行》
怀哉千万里,岁与陌尘追。睹景泪盈睫,聆音酸心脾。
出自明代薛始亨的《悲哉行》
举斝追堕欢,聆风想遗转。芳尘竟谁嗣,矫首深遐眷。
出自清代邱晋成的《叙州怀古·东楼》
聆字的组词:
聆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聆"字的起名:
聆字的方言: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n2 lang2 [客英字典] lang2 [海陆丰腔] lin2 lang2 [梅县腔] lin2 [宝安腔] lin2 lang2 [客语拼音字汇] lang2 lin2
英语翻译:
聆字的字源演变:
聆字书法字体:

吴隐

曹全碑

曾纪泽

校官碑

衡方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