捋字的起名属性:

捋字的拼音:luō🔈️ luō
捋字繁体字:捋(若无则显示本字)
捋字是否为姓氏:否
捋字的偏旁部首:扌部
捋字五行属什么:火(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捋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1 (姓名笔画数)
捋字是什么意思:
1. 用手握着条状物,顺着移动、抚摩:捋起袖子。捋桑叶。
2. 用手轻轻摘取:捋取。
1. 用手指顺着抹过去,整理:捋胡子。
捋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寽(
)声。“寽”,以五指持物,在字中表意。本义:手握着东西向一端抹取)(2) 同本义
武松捋起双袖,握起尖刀。——《水浒传》
(3) 堆,垒
这边堆着木料——檩子、柱子和椽子。那边捋着从各社员家收集的干土坯。——柳青《创业史》
(4)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手,寽(
)声。“寽”,以五指持物。本义: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2) 同本义
敢捋虎须。——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下担捋髭须。——《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如:捋胡须;捋虎须(捋须。喻撩拨强有力者,谓冒风险);捋须钱(敲诈来的钱);捋顺了毛(顺首性子来);捋闸下水(船舶超载);捋舌捌哥(口舌伶俐)
(4) 梳理;整理
李世丹沉默了,心里好像塞了一团头发,扎扎挠挠,乱乱糟糟,裹不住,也捋不清。—— 浩然《艳阳天》
(5) 另见
捋字康熙字典:
捋【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郞括切《集韻》《韻會》盧活切,鸞入聲。《說文》取易也。《廣韻》手捋也。《詩·周南》采采芣苢,薄言捋之。《朱傳》取其子也。《詩詁》以指歷取也。
又《豳風》予所捋荼。
又摩也。《潘岳·笙賦》郁捋劫捂。《註》郁捋,循笙孔貌。
又《集韻》龍輟切,音劣。采也。本作寽,五指寽也。
捋字说文解字:
捋【卷十二】【手部】
取易也。从手寽聲。郎括切
说文解字注(捋)取易也。按捋與寽二篆義別。寽見𠬪部。云五指寽也。五指寽者、如用指取禾𥝩之榖是也。捋則訓取易而義不同。詩。薄言捋之。捋采其劉。傳曰。捋、取也。此捋之本義也。若董逌詩詁曰。以指歴取也。朱子詩集傳曰。捋取其子也。此於今之俗語求其義。而不知今之俗語、許書自有本字。凡訓詁之宐審愼如此。○寽下云五指捋也。宋本云五指持也。皆未是。廣韵六術云。寽、持取。今寽禾是。是則許當本作五指持取也。五指持而取之。於義乃合。从手。寽聲。郎?切。十五部。
包含捋的古诗词:
捋黄须。眺五湖。如此江山,应出孙伯符。伤心史。可怜子。
出自清代陈维崧的《小梅花 其一 感事括古语效贺东山体》
是时群从集,灯火荧前除。儿童绕我戏,捋髭牵衣裾。
出自清代席镐的《除夕感怀亡弟湘北》
娄罗须要逞聪明,金榜何曾得挂名。捋下幞头归去好,莫骑驴子傍人门。
出自宋代释士圭的《颂古七十六首 其三十八》
捋虎自怜馀勇在,狎鸥似责昔盟寒。
出自宋代刘克庄的《和钟子鸿二首》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出自唐代杜甫的《浣溪沙·麻叶层层叶光》
捋字的组词:
捋字的成语:
捋字的方言: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ot8 [东莞腔] lot8 [客语拼音字汇] lod6 [台湾四县腔] lot8 [海陆丰腔] lot8 [宝安腔] lot8 [梅县腔] lot7
英语翻译:
捋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捋字书法字体:

毛泽东

解缙

王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