猱字的起名属性:

猱字的拼音:náo🔈️ náo
猱字繁体字:獿(若无则显示本字)
猱字是否为姓氏:否
猱字的偏旁部首:犭部
猱字五行属什么:火(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猱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23 (姓名笔画数)
猱字是什么意思:
(名)古书上说的一种猴。
猱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兽名 。猿属。身体便捷,善攀援。又名“狨”或“猕猴”
毋教猱升木。——《诗·小雅·角弓》
(2) 又如:猱升(猿猱上树。比喻像猿猴似地轻捷攀登) “惚”
形容词
(1) 形容轻捷、轻快
猱进鸷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猱进(轻捷地前进);猱援(轻捷攀援);猱狞(轻捷勇猛)
猱字康熙字典:
猱【巳集下】【犬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奴刀切,音峱。《玉篇》獸也。《廣韻》猴也。《詩·小雅》毋敎猱升木。《傳》猱,猨屬。《箋》猱之性善登木。《疏》猱則猿之輩屬,非猨也。陸璣云:猱,獼猴也。楚人謂之沐猴,老者爲玃,長臂者爲猿,猿之白腰者爲獑胡,獑胡猨駿捷於獼猴,然則猱猨其類大同也。《埤雅》狨,一名猱。顏氏以爲其尾柔長可藉,制字从柔,以此故也。《爾雅·釋獸》猱猨善援。《疏》猱,一名蝯。善攀援樹枝。
又《爾雅·釋獸》蒙頌,猱狀。《疏》蒙頌,一名蒙貴。狀似猨,故曰猱狀。《集韻》本作夒,或作獿獶蝚。
又《集韻》而由切,音柔。或作夒,通作蝚。
又《廣韻》《集韻》女救切,音糅。義
同。
又《集韻》乃豆切,音耨。義同。《詩·小雅》猱升木。沈重讀。
猱字说文解字:
獿【卷十】【犬部】
獿㺒也。从犬夒。女交切
说文解字注(獿)獿、逗。此複舉字之未删者。㺒也。?部夔今作獶、作猱。獿則別一字、別一義。从犬。夔聲。女交切。古音在三部。
包含猱的古诗词:
羸马付仆夫,蹉跌忧困弊。蛇蟠尚回转,猱度姑少憩。
出自元代黎伯元的《风火径有警纡道陟崇而行》
猱升攀仄石,鸾啸激悲风。独仰皇居近,彤云护紫宫。
出自明代顾璘的《同诸客雨后登牛山绝顶》
束胸既告败,长鬣遂为功。猱猿集其上,貔豹穴其中。
出自清代许銮的《基隆山》
萝磴松崖几百层,猱攀鱼贯始徐登。
出自明代吴兆的《登天台峰宿(峰离寺二十里,山之最高者)》
猱升讵无因,茑施阴有力。闪烁千万端,变幻如鬼蜮。
出自明代区大枢的《刺诡》
猱字的组词:
猱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猱"字的起名:
猱字的方言: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au2 ju2 [台湾四县腔] ju2 nau2 [客语拼音字汇] yiu2 [海陆丰腔] riu2 nau2
◎ 潮州话:nao1 riu5(nau jiû)
英语翻译:
猱字的字源演变:
猱字书法字体:

徐伯清

毛泽东

祝枝山

草书韵会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