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字的起名属性:

箬字的拼音:ruò🔈️ ruò
箬字繁体字:蒻(若无则显示本字)
箬字是否为姓氏:否
箬字的偏旁部首:竹部
箬字五行属什么:木(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箬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4 (姓名笔画数)
箬字是什么意思:
(1)(名)箬竹;竹的一种;茎高三四尺;叶子宽而大;叶可编制器物或竹笠。
(2)(名)箬竹的叶子。
箬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竹笋壳
箬,楚谓竹皮曰箬。——《说文》
(2) 又如:箬壳(笋壳;笋皮)
(3) 竹名。即箬竹。竹叶及箨似芦荻 。如:箬竹
(4) 箬叶,箬竹的叶子
中轩敞者为舱,蒻篷覆之。——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箬篷(用箬叶编的船篷);箬篓(用箬竹编的篓);箬包船(一种头部尖狭,船顶上包有穹形箬篷以蔽烈日、雨雪的船);箬粽(用箬竹叶包的粽子)
箬字康熙字典:
箬【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而灼切《集韻》《韻會》日灼切《正韻》如灼切,音弱。《廣韻》竹箬也。《說文》楚謂竹皮曰箬。《本草》箬,草名。一曰遼葉,生南方平澤,根莖皆似小竹,葉與籜似蘆荻。葉面靑背淡,柔而韌,新舊相代,四時常靑。男人取葉作笠,女人以襯鞋底。
又《集韻》女轄切。竹病。一曰竹皮。《集韻》或作篛。
箬字说文解字:
箬【卷五】【竹部】
楚謂竹皮曰箬。从竹若聲。而勺切
说文解字注(箬)楚謂竹皮曰箬。今俗云筍籜、箬是也。?而陊地。故竹篆下垂者像之。从竹。若聲。若、擇菜也。擇菜者絕其本末。此形聲包會意也。而勺切。五部。
包含箬的古诗词:
箬水腊前新蚁绿,橘洲霜后巨螯红。
出自宋代崔与之的《送袁校书赴湖州别驾》
待看茶焙春烟起,箬笼封春贡天子。谁能遗我小团月,烟火肺肝令一洗。
出自元代谢应芳的《阳羡茶》
耕夫出作亩南东,乐在青畦绿野中。箬笠蓑衣身计足,不愁雨燠不愁风。
出自清代章甫的《渔樵耕牧 其三》
珍奇未惜初加惠,浅薄无能莫效劳。箬笼晓来倾泻处,金丸错落骇儿曹。
出自明代吴宽的《纪赐枇杷》
梨尊细倒邻翁醉,箬笠高悬世虑轻。月白沙村归路晚,杖藜人在画中行。
出自明代庞尚鹏的《过田家有述》
箬字的组词:
参考其他人"箬"字的起名:
箬字的方言: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iok7 jok8 [客英字典] ngiok7 jok8 [海陆丰腔] ngiok7 rok8 [梅县腔] niok7 [陆丰腔] jok7
英语翻译:
箬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箬字书法字体:

石鼓文

徐伯清

毛泽东

敬世江

陈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