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字的起名属性:

瘦字的拼音:shòu🔈️ shòu
瘦字繁体字:瘦(若无则显示本字)
瘦字是否为姓氏:是
瘦字的偏旁部首:疒部
瘦字五行属什么:金(五行属金的字大全)
瘦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2 (姓名笔画数)
瘦字是什么意思:
(1)(形)脂肪少;肉少
(2)(形)(食用的肉)脂肪少:吃了块~肉。
(3)(形)(衣服鞋袜等)窄小:裤子太~了。
(4)(形)(地力)薄;不肥:~田。
瘦字的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疒(
),叟声。从疒,表明与疾病有关。本义:肌肉不丰满)(2) 同本义 。与“胖”、“肥”相对
瘦,臞也。——《说文》。
毁瘠羸瘦。——《孝经》
久则瘦臞腐败。——《周礼·廛人》注
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瘦怯(瘦弱;瘦削);瘦怯怯(瘦弱的样子);瘦亭亭(亦作“瘦棱楼”。十分瘦削的样子);瘦岩岩(纤细瘦削的样子);瘦恹恹(瘦厌厌。形容瘦弱消瘦);瘦伶伶(形容瘦的样子);瘦伶仃(十分瘦弱的样子);瘦客(消瘦衰弱之人);瘦悴(消瘦憔悴);瘦容(消瘦的容的样子)
(4) 细小;不茁壮
落松满地金钗瘦,远树黏天菌子孤。——杨万里《刘村渡》
(5) 又如:瘦硬(细瘦而坚硬);瘦果(干果的一种,比较小。如白头翁,向日葵等)
(6) 瘠薄,不肥沃
水肥应返钓,田瘦合归犁。——宋· 叶适《戴肖望挽词》
(7) 又如:瘦薄(犹瘠薄。土地不肥沃);瘦田(瘠薄之田)
(8) 形容削直、突兀
路转山腰未足移,水清石瘦便能奇。——宋· 苏轼《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
(9) 又如:瘦石(峭削之石);瘦筇(指手杖。筇竹,节高干细,可作手杖);瘦脊(山势尖削);瘦鹤(即鹤。以其嘴长直、脚细长故云)
(10) 字体细而有力 。如:瘦劲;瘦健(书法字形细长而挺拨有力)
动词
消损;减少 。如:瘦减(减缩);瘦癯(干缩)
瘦字康熙字典:
瘦【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所祐切《集韻》《韻會》《正韻》所救切。同𤸃。臞也。
又《集韻》疎鳩切,音𢯱。瘠也。《揚子·太經》山殺瘦。
瘦字说文解字:
𤸃【卷七】【疒部】
臞也。从疒叜聲。所又切
说文解字注(𤸃)臞也。肉部曰。臞、少肉也。从𤕫。叜聲。所又切。四部。今字作瘦。
包含瘦的古诗词:
青青。镜中鬓影,瘦损一丝丝,晕上秋痕。只药炉茶鼎,静伴寒灯。
出自清代吴兰畹的《凤凰台上忆吹箫 秋夕》
【秃厮儿】瘦怯怯金莲窄稳,娇滴滴皓齿朱唇,肌如美玉无玷损。但见了,
出自元代未知作者的《【越调】斗鹌鹑 元宵》
上,契抽的恨接眉梢。瘦怯怯相思病八场家害倒,闹烘烘断肠声一弄儿寻着。响
出自元代刘庭信的《【双调】折桂令 忆别》
昭阳殿阁凄凉甚,傍长廊曲槛,历遍阶墀。瘦竹支离,低鬟犹见宫仪。
出自清代梁启勋的《高阳台 故宫观雪》
瘦骨棱层一担夫,几年寥落在江湖。
出自宋代释普济的《福州长溪乐山王居士遣儿惟惺投师薙发写师顶》
瘦字的组词:
瘦字的成语:
瘦字的方言: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eu5 [客英字典] seu5 [台湾四县腔] ceu5 [seu5] [东莞腔] seu5 [陆丰腔] seu5 [梅县腔] seu5 [海陆丰腔] ceu5 [seu5] [客语拼音字汇] ceu4 seu4 [宝安腔] siu5
英语翻译:
瘦字的字源演变:
瘦字书法字体:

杨沂孙

吴大澄

吴让之

乔一琦

康里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