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字的起名属性:

探字的拼音:tàn🔈️ tàn
探字繁体字:探(若无则显示本字)
探字是否为姓氏:否
探字的偏旁部首:扌部
探字五行属什么:火(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探字有寓指积极向上、谦虚好学之意
探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2 (姓名笔画数)
探字是什么意思:
(1)(动)试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情况)
(2)(动)做侦察工作的人:~子。
(3)(动)看望:~望|~病。
(4)(动)向前伸出头或上体:~头~脑|~身。
(5)(动)〈方〉过问:~询|~讨。
探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罙(
)声。本义:摸取)(2) 同本义
探,远取之也。——《说文》。按,远取犹深取也。
探,取也。——《尔雅》。注:“摸取也。”
必探筹而定分。——《铨言》。注:“捉筹也。”
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书·多方》
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不待探筹投钩而公。——《荀子·君道》
日中如探汤。——《列子·汤问》
探石发穴。——《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探丸(摸取药丸;又指摸取弹丸以决定谋杀官吏之事);探囊(伸手到袋中摸取)
(4) 探求
前来一探。——《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5) 又如:探本(探求根本);探真(探求玄理);探意(探求本意);探微(探索微妙的事理);探源(寻求源头;探求本源)
(6) 打听
探,试也。——《释言》。注:“刺探尝试。”
(7) 又如:探声候气(探听消息,等候动静);探事(探听消息);探讯(探信,打听消息);探侦(打听)
(8) 看望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 李商隐《无题》
(9) 又如:探望;探病(看望病人);探房(新娘过门的次日,娘家人前往看望)
(10) 伸出 。如:探爪(探手。伸手);探头探脑(不断伸头张望)
(11) 彻底调查或考察 。如:探穴;探路;探研(探讨研究);探流;探综(探究贯通)
(12) 预先支付 。如:探支(预支);探借(预借)
(13) 侦察
探颐索隐。——《易·系辞上》。疏:“窥探。”
(14) 又如:探细(侦察);探刺(暗中侦察);探伺(侦察);探虎穴(冒险);探使(负有侦察任务的使者);探候(侦察打听);探报(谍报)
名词
侦察人员 。如:敌探;探子;暗探;探人(军中从事侦察工作的人);探丁(探卒,探兵。军中的侦察兵)
探字康熙字典:
探【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含切,音貪。《說文》遠取之也。《增韻》伺也,索也。《易·繫辭》探賾索隱。《疏》探謂閱探求取。《書·多方》則惟爾多方,探天之威。《註》自取天威也。《穀梁傳·隱元年》已探先君之邪志。《前漢·董仲舒傳》春秋深探其本。
又《爾雅·釋言》探,試也。《論語》見不善如探湯。《史記·酈生傳》此所謂探虎口者也。
又《集韻》《類篇》《韻會》《正韻》他紺切,音僋。義同。
又《集韻》時占切,音蟾。亦取也。與撏同。《說文》本作𢲘。今文作探。《周禮》作撢。互見撢字註。
探字说文解字:
探【卷十二】【手部】
遠取之也。从手罙聲。他含切
说文解字注(探)遠取之也。探之言深也。易曰。探嘖索隱。从手。突聲。他含切。古音在七部。
包含探的古诗词:
公昔较我艺,弱冠举于乡。公子复青年,探花冠群芳。
出自明代边贡的《次东卿韵挽北村秋官五首 其三》
《越绝书》探琼笈古,《吴趋歌》送玉杯醺。卧游此际看丘壑,似有松声静夜闻。
出自明代陈之遴的《秋日偶成 其五》
浩然英雄气,塞乎天地间,破帽西风雪满山。顽,探梅千百番。家童懒,灞桥驴背叛。
出自元代张可久的《【南吕】金字经 稽山春晚若》
不欲千时去,探元独是非。春光才过半,又见落花飞。
出自明代顾嘉舜的《春日屏居四首 其一》
昔司马子长登会稽,探禹穴,不远千里;而李太白亦以七泽之观至荆州。
出自宋代苏轼的《凤翔八观(并叙)》
探字的组词:
探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探"字的起名:
探字的方言: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dam1 tam1 tam4 [海陆丰腔] tam5 tam1 [梅县腔] tam3 tam5 [陆丰腔] tam1 tam5 [客英字典] tam5 tam1 [台湾四县腔] tam5 tam1 [东莞腔] tam5 [沙头角腔] tam5 [宝安腔] tam5 | tam1
英语翻译:
探字的字源演变:
探字书法字体:

隶辨

吴大澄

吴昌硕

徐三庚

宋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