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阁
当前位置: 首页起名字典 〉僮字什么意思

僮字取名字 僮字的含义

君子阁起名字典
  免费起名

大家都搜:

僮字的起名属性:

僮 播放笔顺

僮字的拼音:tóng🔈️

僮字繁体字:(若无则显示本字)

僮字是否为姓氏:

僮字的偏旁部首:

僮字五行属什么:五行属金的字大全

僮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4 (姓名笔画数)

僮字是什么意思:

[ tóng ]

1. 封建时代受奴役的未成年人:书僮。僮仆。

2. 古同“童”。

[ zhuàng ]

1. 〔僮族〕中国少数民族,今改作“壮族”。

僮字的详细解释:

tóng

名词

(1) (形声。从人,童声。本义:未成年的人)

(2) 同本义

僮,未冠也。——《说文》。按:“十九以下,八岁以上也。”

僮子备官,而未之闻邪。——《国语·鲁语》

为两郎僮。——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孰若为一郎僮耶。

与其杀是僮。

不当为僮。

(3) 又如:僮子(童子。指未成年的人);僮女(童女,少女);僮男(童男,少年);僮儿(男孩);僮谣(即童谣)

(4) 奴婢

而卓王孙家僮数百人。——《史记·司马相如传》

今民卖僮者。——《汉书·贾谊传》

(5) 又如:僮使(奴婢);僮奴(奴仆);僮史(仆隶);僮役(仆役);僮牧(犹僮仆);僮指(称僮仆,奴婢);僮客(奴仆);僮娃(指童婢)

形容词

(1) 无知

僮昏不可使谋。——《国语·晋语》

(2) 又如:僮昏(昏愦无知。亦指昏愦无知的人);僮蒙(昏昧不明事理)

(3) 低贱 。如:僮妇(泛称平民妇女);僮夫(犹言匹夫。指平民男子);僮讼(指民事诉讼)

zhuàng

名词

(1) 中国少数民族壮族的“壮”的原字,1965年改“僮”为“壮”

(2) 另见tóng

僮字康熙字典:

僮【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𠀤音同。《說文》未冠也。

《前漢·衞靑傳註》僮者,婢妾之總稱。《史記·貨殖傳》卓王孫家僮八百人。《前漢·張安世傳》僮七百人,皆有手技。《玉篇》僮幼迷荒者。《詩·鄭風》狂僮之狂也且。《傳》狂行僮昏所化也。《廣雅》僮,癡也。今爲童。

無知貌。《揚子·太玄經》物僮然未有知。

竦敬貌。《詩·召南》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縣名。《前漢·地理志》徐,僮,取慮三縣名,屬臨淮郡。

姓。漢交趾刺史僮尹。《鄭樵·族略》卽童姓。或从人,以別其族。《韻會》《說文》童,孥也。僮,幼也。今以僮幼字作童,童僕字作僮,相承失也。

僮字说文解字:

僮【卷八】【人部】

未冠也。从人童聲。徒紅切

说文解字注

(僮)未冠也。䇂部曰。男有辠曰奴。奴曰童。按說文僮童之訓與後人所用正相反。如穜種二篆之比。今經傳僮子字皆作童子。非古也。襍記注曰。童、未成人之稱。學記注曰。成童、十五以上。引伸爲僮蒙。玉篇引詩。狂僮之狂也且。傳曰。狂行、僮昏所化也。廣雅曰。僮、癡也。若召南僮僮、竦敬也。則又如愚之義也。从人。童聲。徒紅切。九部。

包含僮的古诗词:

展转谁晤言,隶聊尔汝。吾生独何事,寤寐仍羁旅。
出自宋代李廌的《与邹浩志完会于王希圣家因话毗陵事是夕辄梦还松陵因述梦呈志完》

一子被夺去,囷廪遭火焚。冷官寄僧舍,仆卧朝昏。
出自宋代释德洪的《闻端叔有失子悲而庄复遭火焚作此寄之》

匆匆出九衢,仆颜色异。故衣未及换,尚有去年泪。
出自唐代曹邺的《杏园即席上同年》

隋河东下一千里,仆未知行李劳。闻道杞苗今结子,凭君饱食赋离骚。
出自宋代饶节的《送同舍葛茂达还浙东二首 其二》

奴课薪水,老子自拥篲。
出自宋代陆游的《晨起行园中》

僮字的组词:

僮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僮"字的起名:

云僮泽罗金僮齐潞僮伍康僮米美僮贝僮席僮席僮瑶邱僮支僮宣僮瑶单鹳僮

僮字的方言:

◎ 粤语:tung4 zung3
◎ 客家话:[梅县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zong4 [客英字典] tung2 [陆丰腔] tung3 [海陆丰腔]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宝安腔] tung2
◎ 潮州话:胎翁3(童)又 之汪6(撞)族,tong5(thông) zuang6(tsǔang)

英语翻译:

僮字的英语翻译是page

僮字的字源演变:

僮

僮字书法字体:

邓石如

马王堆帛书

杨沂孙

说文解字

徐伯清

与僮字相同五行属金的字

与僮字相同部首为亻的字:

与僮字相同笔画数14划的字:

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