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字的起名属性:
播放笔顺薇字的拼音:wēi🔈️ wēi
薇字繁体字:薇(若无则显示本字)
薇字是否为姓氏:否
薇字的偏旁部首:艹部
薇字五行属什么:木(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薇字用来取名字好吗:吉
薇字有寓指美丽、真诚、高雅、坚强之意
薇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9 (姓名笔画数)
薇字是什么意思:
1.白薇,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椭圆形,对生。根供药用。
2.大巢菜。可作饲料、绿肥。
薇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草名,又名“大巢菜” 。一种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Vicia sepium ),花紫红色,结寸许长扁荚,中有种子五六粒,可吃。又名“野豌豆”
采薇而食之。——《史记·伯夷传》
采薇而食者。——明· 顾炎武《复庵记》
知君秉性甘薇蕨,暇日相思还杖藜。——方文《访姚若侯山中不值留此》
(2) 又如:薇藿(薇,菜名,又名野豌豆;藿为豆叶。指贫者所吃的食物)
(3) 指蔷薇
碧脑浮冰,红薇染露。——宋· 周密《天香》
薇字康熙字典:
薇【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正韻》
無非切,音微。《玉篇》菜也。《說文》似藿菜之微者也。《詩·召南》言采其薇。《儀禮·公食大夫禮》鉶芼:牛藿、羊苦、豕薇皆有滑。
又白薇,藥名。
又蘼蕪,一名薇蕪。《張衡·南都賦》薇蕪蓀萇。
又花名。《拾遺記》元熙元年,詔民閒園囿皆植紫薇,以爲壓勝。《唐書·百官志》中書知制浩,開元號紫薇省。
又薔薇,見薔字註。
又《唐韻》武悲切,音眉。《爾雅·釋草》薇垂水。《註》生於水邊。
又薇銜,藥名。《集韻》或作𦵨。
薇字说文解字:
薇【卷一】【艸部】
菜也。似藿。从艸微聲。𦵨,籀文薇省。無非切
说文解字注(薇)菜也。見毛傳。佀藿。謂似豆葉也。陸璣詩疏曰。薇、山菜也。莖葉皆似小豆。蔓生。其味亦如小豆。藿可作羹。亦可生食。今官園種之。以供宗廟祭祀。項安世曰。薇、今之野豌豆也。蜀人謂之大巢菜。按今四川人掐豌豆媆梢食之。謂之豌豆顚顚。古之采於山者、野生者也。釋艸云垂水。薇之俗名耳。不當以生於水邊釋之。从艸。微聲。無非切。十五部。
包含薇的古诗词:
归对双峰看月吐,薇花浴露色如丹。
出自宋代程公许的《熙老拉泰叔同伴山行由马溪寺攀跻险绝历龙洞》
吴会雄藩实壮哉,薇垣高倚海天开。云连楼阁笙歌市,日照湖山锦绣堆。
出自元代吴景奎的《秋兴三首 其二》
茶磨风烟白,薇村木叶斑。谁言落帽会,不醉复空还。
出自明代李流芳的《九日风雨泛舟石湖》
位重心逾下,名高守益坚。薇花当省署,棠萼满郊廛。
出自明代何景明的《上李石楼方伯》
九载郎官四十强,一生功业有馀芳。薇垣议论留青史,锁闼声名有皂囊。
出自明代王缜的《挽李克昭都谏》
薇字的组词:
参考其他人"薇"字的起名:
薇字的方言: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i2 [客语拼音字汇] mi2 [海陆丰腔] mi2 [客英字典] mi2 [宝安腔] mi2
英语翻译:
薇字的字源演变:

薇字书法字体:

徐伯清

文征明

毛泽东

董其昌

康有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