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字的起名属性:
播放笔顺呷字的拼音:xiā🔈️ xiā
呷字繁体字:呷(若无则显示本字)
呷字是否为姓氏:否
呷字的偏旁部首:口部
呷字五行属什么:木(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呷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8 (姓名笔画数)
呷字是什么意思:
小口地喝;吸饮:~茶。~了一口酒。
〔呷呷〕同“嘎嘎(gāgā)”
呷字的详细解释:
(1) 鸭叫声 。如:呷呷
(2) 笑声
采樵人鼓掌呷呷笑。——元· 关汉卿《鲁斋郎》
动词
(1) (形声。从口,甲声。本义:小口饮) 〈方〉∶同本义
呷浪之鳞。——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自也吃了些鱼,呷了几口汤汁。——《水浒传》
(2) 另见
呷字康熙字典:
呷【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正韻》呼甲切《集韻》迄甲切,
音䛅。《說文》吸呷也。《長箋》吸而飮曰呷。甲有斂藏義,故从甲。
又《廣韻》喤呷,衆聲。
又《司馬相如·子虛賦》噏呷萃蔡。《註》衣裳張起之貌。
呷字说文解字:
呷【卷二】【口部】
吸呷也。从口甲聲。呼甲切
说文解字注(呷)吸呷也。司馬相如賦曰。翕呷萃蔡張揖曰。翕呷、衣起張也。海賦、猶尙呀呷。餘波獨湧。李善曰。呀呷、波相吞之皃。吳都賦曰。諠譁喤呷。廣韵。喤呷、衆聲也。从口。甲聲。呼甲切。八部。
包含呷的古诗词:
虾䱉出潢潦,道逢东海使。鱼服而介身,呷浪以相戏。
出自明代袁宏道的《虾䱉行》
穷年诵读人,呷呷类鹅鹳。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依韵答宋中道》
摩天鹳鹤窥明镜,呷浪鱼龙引渡杯。金碧西南无此景,为君扶病一徘徊。
出自明代杨慎的《太华寺席上文似山咏郭舟屋》
呷呷波间锦羽明,地无尘处可幽亭。
出自宋代陈岩的《翠光亭》
呷酒可辟瘴,郫筒旨且蓄。晓发耐暖佳,行装换禅复。
出自清代叶在琦的《林赞虞丈出守昭通过黔赠别 其二》
呷字的组词:
呷字的成语:
呷字的方言:
◎ 粤语:haap3
◎ 客家话:[梅县腔] ap7 kiap7 gat7 [台湾四县腔] ap7 hap7 (gap7) [客英字典] ap7 hap7 [宝安腔] hap7 ap7 [海陆丰腔] ap7 hap7 (gap7) [客语拼音字汇] gab6 gad5 ngab5
◎ 客家话:[梅县腔] ap7 kiap7 gat7 [台湾四县腔] ap7 hap7 (gap7) [客英字典] ap7 hap7 [宝安腔] hap7 ap7 [海陆丰腔] ap7 hap7 (gap7) [客语拼音字汇] gab6 gad5 ngab5
英语翻译:
呷字的字源演变:

呷字书法字体:

徐伯清

毛泽东

敬世江

辨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