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字的起名属性:
播放笔顺涎字的拼音:xián🔈️ xián
涎字繁体字:涎(若无则显示本字)
涎字是否为姓氏:否
涎字的偏旁部首:氵部
涎字五行属什么:水(五行属水的字大全)
涎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1 (姓名笔画数)
涎字是什么意思:
(名)口水:~水|垂~三尺|垂~欲滴。
涎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延声。本义:唾沫,口水)
(2) 同本义
涎,小儿唾也。——《三苍》
喷浪飞唌(涎)。——郭璞《江赋》
群犬垂涎。——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口角流涎;垂涎三尺
(4) 粘液
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素问》
动词
(1) 流口水
见元妃痰塞口涎,不能言语。——《红楼梦》
(2) 贪羡,贪图
主人涎我色,奸我,不从,则鞭挞之。——清· 袁枚《新齐谐》
(3) 又如:涎利(贪图利益)
(4) 吐;流 。如:涎津溢(唾沫液);涎缕(吐丝)
(5) 厚着脸皮;嬉皮笑脸 。如:涎邓邓(含攫取挑逗的样子);涎皮(嘻皮赖脸,厚脸皮);涎脸(厚脸皮;嬉皮笑脸)
(6) 拖;伸 。如:涎着半条舌头的黄狗
形容词
(1) 呆滞
虔婆又吃了两杯酒,醉了,涎着醉眼说道:“他府里那些娘娘,不知怎样像画儿上画的美人!——《儒林外史》
(2) 又如:涎不痴的(傻乎乎)
(3) 嬉笑貌
呸!好不识羞的涎脸!——《西厢记》
(4) 贪馋地盯视 。如:涎眼睛(贪婪的眼光);涎眉邓眼(用贪谗的眼光瞧人)
涎字康熙字典:
涎【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夕連切《集韻》《韻會》徐連切《正韻》徐延切,
音唌。與㳄同。《說文》慕欲口液也。《賈誼·新書》垂涎相告。
又《廣韻》于線切《集韻》延面切,
音羨。湎涎,水流貌。
又迆涎,邐迆相連也。《木華·海賦》迆涎八裔。
涎字说文解字:
㳄【卷八】【㳄部】
慕欲口液也。从欠从水。凡㳄之屬皆从㳄。𣶚,㳄或从侃。𣶙,籒文㳄。叙連切
说文解字注(㳄)慕欲口液也。有所慕欲而口生液也。故其字从欠水。从欠水。會意。敘連切。十四部。俗作涎。郭注爾雅作唌。凡㳄之屬皆从㳄。
包含涎的古诗词:
眼花落井长安市,仙人何年才醒。涎流胆壮曲车多,引起持螯兴。
出自清代陆求可的《霜叶飞》
平生笑汝阳,涎流于曲车。
出自明代王履的《摘涧上似橘者于上山之时然酸苦不可食有感于》
涎窃天香,鬣遮海眼,夜织泪绡千缕。鹏徙南溟,驾巍峨鳌柱。
出自清代周岸登的《聒龙谣 借朱希真樵歌旧谱赋近事,托为游仙之辞,仍朱志也》
尽。粉褪了杏肋桃脸,涎干了瓠齿樱唇,尘暗了锦筝银甲,香消了彩扇罗裙。恁
出自元代汤舜民的《【南吕】一枝花 春思》
涎涎紫燕亸双尾。无语梁畔睡。簟痕孤,香气靡。暮寒侵。
出自清代王士禄的《酒泉子 小院》
涎字的组词:
涎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涎"字的起名:
涎字的方言: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en2 (lan1) [客语拼音字汇] yan2 [台湾四县腔] jen2 (lan1) [东莞腔] jen2 [宝安腔] jen2 [客英字典] jen2 [梅县腔] lan1 jan2
◎ 潮州话:嫣6(筵)
英语翻译:
涎字的字源演变:

涎字书法字体:

唐玄宗

曹全碑

衡方碑

说文解字

徐伯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