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字的起名属性:

箫字的拼音:xiāo🔈️ xiāo
箫字繁体字:簫(若无则显示本字)
箫字是否为姓氏:否
箫字的偏旁部首:⺮部
箫字五行属什么:木(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箫字用来取名字好吗:吉
箫字有寓指正直、高雅、谦虚之意
箫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4 (姓名笔画数)
箫字是什么意思:
(名)管乐器;用竹管做成。
箫字的详细解释:
(1) (形声。从竹,肃声。从竹,与乐器有关。本义:洞箫,竹制的管乐器)
(2) 同本义 。管乐器名,古代的排箫是许多管子排在一起的,后世用一根管子。竖着吹的叫洞箫
箫,参差管乐也。象凤之翼。——《说文》
箫管弦歌。——《周礼·小师》。注:“编小竹。”
若风之过箫。——《淮南子·齐俗》
箫,编竹为之。长尺五寸。——《五经通义》
秦地吹箫女, 湘波鼓瑟妃。—— 唐· 韩愈《梁国惠康公主挽歌》
箫韶以随。——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箫韶(大磬。泛指乐器;又指舜的乐曲。借指乐声);箫笛(箫与笛。泛指管乐器)
(4) 弓的末端
右执箫,南扬弓。——《仪礼》
箫字康熙字典:
簫【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𪛕《廣韻》蘇彫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彫切,音蕭。樂器。《風俗通》舜作簫,其形參差,以象鳳翼。十管,長二尺。《廣雅》簫,大者二十四管,小者十六管。《博雅》簫,大者二十三管,無底。小者十六管,有底。《三禮圖》簫,大者長尺四寸,二十四彄。頌簫,長尺二寸,十六彄。《通卦驗》簫,夏至之樂,長尺四寸。《註》簫管,形象鳥翼。鳥爲火,火成數七,生數二,二七一十四,簫之長由此。《釋名》簫,肅也,其聲肅肅而淸也。《白虎通》簫者,中呂之氣。《書·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傳》言簫見細樂之備。《詩·周頌》旣備乃奏,簫管備舉。《箋》簫,編小竹管,如今賣餳者所吹也。管如𥳤。《禮·月令》仲夏之月,命樂師均琴瑟管簫。《蔡邕·月令章句》簫長則濁,短則淸。以蠟蜜實其底而增減之,則和管而成音,無所復調,當與琴瑟相參。《周禮·春官》笙師掌敎龡簫。《爾雅·釋言》大簫謂之言,小者謂之筊。《疏》李巡曰:大簫,聲大者言言也。小者聲揚而小,故言筊。筊,小也。郭璞曰:簫,一名籟。《莊子·寓言篇》顏成子遊謂南郭子綦曰: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註》郭象曰:籟,簫也。《前漢·元帝紀贊》鼓琴瑟,吹洞簫。《註》如淳曰:洞簫,簫之無底者。《段龜龍·涼州記》呂纂,咸寧二年,人發張駿冢,得玉簫。《丹陽記》江寧縣南三十里有慈姥山,積石臨江,上生簫管竹,圓緻異于他處,自泠倫採竹嶰谷,其後惟此簳見珍,故歷代常給樂府,而俗呼曰鼓吹山。《正韻》亦作箾。
又弓末謂之簫。《禮·曲禮》凡遺人弓者,右手執簫,左手承弣。《註》簫,弭頭也。謂之簫,簫邪也。《正義》:簫,弓頭,頭稍剡差邪似簫,故謂爲簫也。
又與篠通。《馬融·長笛賦》林簫蔓荆。《註》簫與篠通。
又叶音脩。《劉邵·趙都賦》擊靈鼓,鳴籟簫。乘素波,鏡淸流。
箫字说文解字:
簫【卷五】【竹部】
參差管樂。象鳳之翼。从竹肅聲。穌彫切
说文解字注(簫)參差管樂。言管樂之列管參差者。竽笙列管雖多而不參差也。周禮小師注。簫、編小竹管如今賣飴餳所吹者。周頌箋同。廣雅云。大者二十三管。小者十六管。王逸注楚辭云。參差洞簫也。象鳳之翼。排其管相對如翼。从竹。肅聲。釋名。簫肅也。其聲肅肅而淸也。穌彫切。古音在三部。
包含箫的古诗词:
尘飞不到空,露湿翠微宫。鹤影石桥月,箫声松殿风。绿毛辞世女,白发入壶翁。借问烧丹处,桃花几遍红。
出自唐代储嗣宗的《宿玉箫宫》
白雪炉中药,黄庭石上书。箫声何处起,髣髴紫霞裾。
出自明代宗臣的《秋夜张园遇谈玄者有赠》
圣代尧舜治,夔龙共招寻。干羽观苗格,箫韶放郑淫。
出自明代王褒的《题李将军麓峰读书处》
五月亢阳裂金石,妇女悲号望膏泽。箫鼓甘香乐灵德,须臾晦冥天正黑。
出自宋代刘攽的《赤甲祈雨是日获之》
波光自含蓄,遥情荡未收。箫鼓恋天风,清歌递繁忧。
出自清代俞明震的《晓游莫愁湖》
箫字的组词:
箫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箫"字的起名:
箫字的方言:
英语翻译:
箫字的字源演变:
箫字书法字体:

吴让之

徐伯清

毛泽东

祝枝山

黄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