迓字的起名属性:
播放笔顺迓字的拼音:yà🔈️ yà
迓字繁体字:迓(若无则显示本字)
迓字是否为姓氏:否
迓字的偏旁部首:辶部
迓字五行属什么:土(五行属土的字大全)
迓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1 (姓名笔画数)
迓字是什么意思:
(1)(动)〈书〉迎接。
(2)(动)迎接。~讦门。|未曾迎~。
迓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牙声。本义:迎接)
(2) 同“讶”。同本义
迓,迎也。古本皆作讶。——《尔雅》
子迓续乃命于天。——《书·盘庚》
弗迓克奔。——《书·牧誓》
迓晋侯于 新宫。——《左传·成公十三年》
(3) 又如:有失迎迓
(4) 溜走
何曾敢与他和尚争锋,望着直南下便迓。——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迓字康熙字典:
迓【酉集下】【辵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韻會》《正韻》五駕切《集韻》魚駕切,
音訝。《說文》相迎也。《書·盤庚》予迓續乃命于天。
又《洛誥》旁作穆穆迓衡。《註》言迎治平也。
又通作訝。《周禮·秋官·訝士註》訝,迎也,士官之掌迎四方賔客者。
又通作御。《詩·召南》百兩御之。
又《小雅》以御田祖。
又通作衙。《周禮·夏官·田僕設驅逆之車註》驅禽使前趨獲,逆衙還之,使不出圍。衙本作御,五嫁反。
迓字说文解字:
訝【卷三】【言部】
相迎也。从言牙聲。《周禮》曰:“諸侯有卿訝發。”迓,訝或从辵。吾駕切
说文解字注(訝)相迎也。周禮曰。諸矦有卿訝也。秋官掌訝職文。惟周禮作訝。他經皆作御。如詩百㒳御之。毛曰。御、迎也。以御田祖。箋云。御、迎也。書予御續乃命于天、弗御克奔、以役西土、御衡不迷、某氏皆訓迎。故衞包遂皆改爲迓。士昏禮媵御、曲禮大夫士必自御之、穀梁傳跛者御跛者、眇者御眇者、列子遇駭鹿御而擊之皆訓迎。則皆訝之同音假借。从言。迎必有言。故從言。牙聲。吾駕切。古音在五部。此下鉉增迓字。云訝或從辵。爲十九文之一。按迓俗字。岀於許後。衞包無識。用以改經。不必增也。
包含迓的古诗词:
其王戴金冠,天子之所客。迓我薝卜下,坐我红罽席。
出自明代李梦阳的《镜光阁》
出门看青山,迓此千里客。东皋载我舟,摇摇入州郭。
出自元代张仲深的《泛舟》
迓客遣片云,飞来若车盖。挥手暂相谢,冰雪迫徂岁。
出自清代黄景仁的《历城道中》
曾记。梳云窗眼,迓月帘腰,国香亲试。鸾台更启。惊消瘦,旧眉翠。
出自清代蒋春霖的《瑞鹤仙 兰花美人》
盟津会,天相周。旦燔祭,迓神庥。叹藐余无似,敢附孙谋。
出自清代周岸登的《满江红 富口晓发巨鱼跃入余舟,援白石老仙例,赋平调以答神贶》
迓字的组词:
参考其他人"迓"字的起名:
迓字的方言: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a2 [梅县腔] la2 nga2 nga5 [海陆丰腔] nga3 [台湾四县腔] nga3 [客语拼音字汇] nga2 [宝安腔] nga3 [客英字典] nga3
◎ 潮州话:鹅呀3(讶)
英语翻译:
迓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迓字书法字体:

说文解字

毛泽东

辨体

郑板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