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字的起名属性:
播放笔顺郁字的拼音:yù🔈️ yù
郁字繁体字:鬱(若无则显示本字)
郁字是否为姓氏:是
郁字的偏旁部首:阝部
郁字五行属什么:水(五行属水的字大全)
郁字有寓指才学、美好、欣欣向荣之意
郁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3 (姓名笔画数)
郁字是什么意思:
(1)(形)香气浓厚:~烈。
(2)(形)(Yù)姓。
(3)(形)(草木)茂盛:~~葱葱|浓~|葱~。
(4)(形)(忧愁、气愤等)在心里积聚不得发泄:忧~|抑~|~闷。
郁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郁夷
郁,右扶风郁夷也。从邑,有声。——《说文》
(2) 古地名。汉置县。在今陕西省陇县西
(3)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无刀斧之斫者谓之朴。——《论衡》
(4) 又如:郁朴(本指没有内核的果实或未加工的木料,借喻缺乏教养的人)
形容词
(1) 文采美盛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
纷郁郁其远承兮。——《楚辞·九章·思美人》
(2) 又如:郁郁桓桓(文采明盛、勇武出众的样子)
(3) 丰盛
蜜房郁毓被其阜。——左思《蜀都赋》。注:“盛多也。”
(4) 又如:郁毓(丰盛的样子);郁霭(云彩盛多的样子)
(5) 美好 。如:郁穆(和穆美好的样子)
(6) 香气浓郁
践椒涂之郁烈。——曹植《洛神赋》
(7) 又如:郁芬(浓烈的香气);郁攸(火气;灼热之气);郁郁青青(香气馥郁,青葱繁茂的样子)
形容词
(1) (形声。从邑,有声。“郁”本是地名,又作姓。“鬱”为形声,从林,鬱()省声。本义:繁盛的样子)
(2) 同本义
鬱,木丛生也。——《说文》
郁彼北林。——《诗·秦风·晨风》
郁郁园中柳。——《古诗》。注:“茂盛也。”
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唐· 王维《赠房卢氏琯》
(3) 又如:郁秀(茂密秀丽);郁茀(郁勃。茂盛的样子);郁茂(茂盛)
(4) 隆盛;繁多
洛阳云树郁崔嵬。——元· 杨果《洛阳怀古》
(5) 又如:郁盎(旺盛,引申为久长);郁绿(深绿);郁翠(苍翠,浓绿);郁雾(浓雾)
(6) 忧郁
故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淮南子·泛论训》
(7) 又如:郁尼(郁悒不申);郁邑(郁悒);郁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郁沉(忧郁沉闷)
动词
(1) 积聚
郁浊困滞。——《管子·中匡》
(2) 又如:郁酿(积聚掺和);郁黑(因湿热郁积而变黑);郁伏(蕴藏隐伏);郁聿(蕴积);郁浃(蕴结满溢);郁云(积云)
(3) 怨恨;愤怒
或有宛足郁怒。——傅毅《舞赋》
(4) 又如:郁伊(忧愤郁结);郁怨(怨恨郁结)
(5) 郁积,阻滞
精气郁也。——《吕氏春秋》。注:“不通也。”
郁湮不育。——《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滞也。”
忠良切言皆郁于胸。——《汉书·路温舒传》
(6) 又如:郁陶(忧思郁积,思念的样子);郁噎(阻塞,郁积)
郁字康熙字典:
郁【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於六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六切,
音㤢。《集韻》地名。《前漢·地理志》右扶風有郁夷縣,膠東有郁秩縣,又郁郅縣,屬北地郡。
又郁郁,文盛貌。《史記·五帝紀》其色郁郁,其德嶷嶷。
又《天官書》郁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
又姓。《廣韻》魯相有郁貢。
又叶越逼切,音逸。《司馬相如·上林賦》芬芳漚鬱,酷烈淑郁。皓齒粲爛,宜笑的皪。
郁字说文解字:
郁【卷六】【邑部】
右扶風郁夷也。从邑有聲。於六切
说文解字注(郁)右扶風郁夷也。見地理志。班引詩。周道郁夷。師古曰。毛詩周道倭遟。韓詩作郁夷字。言使臣乗馬行於此道。按古假借爲𢒰字。如論語郁郁乎文哉是也。𢒰、有文章也。其始借彧爲𢒰。其後又借郁爲彧。今陜西鳳翔府隴州州西五十里有故郁夷城。後漢建武二年。鄧禹遣兵擊赤眉於郁夷。在此處也。从邑。有聲。於六切。古音在一部。
包含郁的古诗词:
郁郁东堂桂,常期接袂攀。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依韵和陈秘校见寄》
也知穷鬼难驱逐,郁垒神荼莫用渠。
出自宋代吴锡畴的《除夜》
行行野田尽,荒蹊入秋水。何人有新屋,郁郁松林里。
出自元代廖大圭的《造唐山人居》
去去在近,上下欷歔。含辞满胸,郁愤不舒。燕燕之诗,伫立以泣。
出自魏晋左思的《悼离赠妹诗二首 其二》
郁攸火山烈,觱沸汤泉注。
出自宋代苏轼的《咏汤泉(在白水山。)》
郁字的组词:
郁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郁"字的起名:
郁字的方言: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k7 hiuk7 [客英字典] jut7 [梅县腔] juk7 [陆丰腔] juk8 [东莞腔] juk7 [宝安腔] juk7 [台湾四县腔] juk7 hiuk7 [客语拼音字汇] yug5
◎ 潮州话:hiog4(hiok) ug4(uk)
英语翻译:
郁字的字源演变:

郁字书法字体:

辟雍碑

邓石如

隶辨

顾蔼吉

马少敏墓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