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字的起名属性:

熨字的拼音:yùn🔈️ yùn
熨字繁体字:熨(若无则显示本字)
熨字是否为姓氏:否
熨字的偏旁部首:火部
熨字五行属什么:火(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熨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5 (姓名笔画数)
熨字是什么意思:
1. 烧热后用来烫平衣服的金属器具,称“熨斗(dǒu )”。
2. 用烙铁、熨斗烫平:熨衣服。
1. 〔熨帖〕a.用字、用词合适,恰当,妥帖;b.心情安宁、舒畅;c.方言,事情完全办妥。均亦作“熨贴”。
熨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尉(
)声。本义:用金属器具加热,按压衣服,使之平贴)(2) 同本义
衣裳不整,伏床熨之。——《南史》
(3) 又如:熨衣(烫平衣服)
(4) 烘烤 。如:熨手(烫手);熨炉(暖炉)
(5) 紧贴
以身熨之。——《世说新语》
(6) 又如:熨贴(贴切;妥帖)
(7) 用药热敷
汤熨之所及。——《韩非子·喻老》
(8) 另见
暂无详细释义
熨字康熙字典:
熨【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於胃切,音慰。同㷉。詳㷉字註。《史記·扁鵲傳》案抗毒熨。《註》毒熨,謂毒病之處,以藥物熨貼也。
又《廣韻》《集韻》紆物切,音鬱。《廣韻》火展帛也。
又《集韻》一曰火斗。或作𤓮。◎按集韻入聲,尉㷉熨𤓮分載。
包含熨的古诗词:
翠阁凝清,正宜瀹茗银罂,熨香金斗。看双鸾飞下,长生殿里,赐蔷薇酒。
出自宋代陈允平的《过秦楼 寿建安使君谢右司》
公来一弹压,熨帖平如镜。新吟若为容,万古秋涛莹。
出自宋代释居简的《贾长江画像》
圣奴老去河山缺,熨手脂痕不能热。照遍人间今古愁,窥檐只有团栾月。
出自清代蒋曰豫的《上夕集鹤柴分咏所得元醮坛铜匜》
熨开香雾细裁缝,蜀锦吴绫五色秾。云母屏前秋冷澹,自将纤手折芙蓉。
出自元代柯九思的《题周文矩画熨帛士女》
流莺搅睡,晴丝系恨,正是销魂时候。漫将金斗比东风,熨不醒、两眉长皱。
出自明代沈谦的《鹊桥仙 喻风》
熨字的组词:
参考其他人"熨"字的起名:
熨字的方言: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ung5 wi3 jun5 [东莞腔] tong5 [海陆丰腔] tung5 wui3 run5 [梅县腔] jun5 wut7 [宝安腔] tong5 [客语拼音字汇] yun4 [客英字典] vui5
英语翻译:
熨字的字源演变:
熨字书法字体:

徐伯清

毛泽东

陈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