涷字的起名属性:

涷字的拼音:dōng🔈️ dōng
涷字繁体字:涷(若无则显示本字)
涷字是否为姓氏:否
涷字的偏旁部首:氵部
涷字五行属什么:水(五行属水的字大全)
涷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2 (姓名笔画数)
涷字是什么意思:
1.〔~雨〕暴雨,如“令飘风兮先驱,使~雨兮洒尘。”
2.〔~水〕河名,即浊漳水,发源于中国山西省,流经河北省入清漳水。
涷字康熙字典:
涷【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東。水名。《說文》涷水,出發鳩山,入于河。
又《爾雅·釋天》暴雨謂之涷。《註》江東呼夏月暴雨爲涷雨。
又《玉篇》瀧涷,露貌。一曰沾漬貌。
又顆涷,草名。《本草》款冬一名顆涷。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多貢切,音凍。義同。
涷字说文解字:
涷【卷十一】【水部】
水。出發鳩山,入於河。从水東聲。德紅切
说文解字注(涷)涷水。水上補涷字。以下皆同。出發鳩山。入河。北山經曰。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漳水出焉。東流注于河。水經注濁漳篇曰。漳水、又東。涷水注之。涷水西出發鳩山。東徑余吾縣故城南。又東徑屯畱縣故城北。又東流、注于漳。故許愼曰水出發鳩山。入關。從水、東聲也。案酈注作入關。不可通。說文云入於河。亦與水道不合。又但云出發鳩山。不言發鳩所在郡縣。葢許所據山海經作涷水出焉、東流注于河。故許仍舊立文。如下文涻出北嚻山、入邙澤。亦全用北山經語。涷作漳、正如今北山經作涔許作涻及木部引樜出發鳩山今作柘之比。泑涷字皆出山海經、故類舉之耳。若依水經注、則涷入濁漳。濁漳徑入海。不入河。發鳩山淮南子注、水經、山海經注皆云在上黨長子縣西。今山西潞安府長子縣縣西五十里有發鳩山。从水。東聲。德紅切。九部。按方言瀧涿謂之霑漬。瀧涿亦曰瀧涷。又爾雅、楚辭有涷雨。王云暴雨也。
包含涷的古诗词:
涷雨尘外飞,凉飙霎然至。远岫分夕阴,轻雷阁炎气。
出自明代唐之淳的《暑坐喜雨》
迅雷殷霹雳,积阳乃沉沦。振风䬃而至,涷雨犹倾盆。
出自明代郑善夫的《草堂大风雨彻夜怀田家》
千翼乱鸣湍,归心睇望欢。涷轻曲岸涩,云密大波寒。
出自明代释今无的《达淮上》
飘多白雪光偏厚,涷尽黄河影不流。南国明珠应可惜,逢人只是暗中投。
出自明代释今无的《北月 其二》
爽气晴连鳷鹊观,涷痕融注凤皇池。鼎调深仗阿衡力,宁惜嵯峨暂效奇。
出自明代倪谦的《咏内阁雪山呈少保杨澹庵 其二》
涷字的组词:
涷字的方言: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ung5 [梅县腔] dung1 dung5 [台湾四县腔] dung5 [客英字典] dung1
英语翻译:
涷字的演变:

甲骨文

小篆

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