醰字的起名属性:
醰字的拼音:tán🔈️ tán
醰字繁体字:醰(若无则显示本字)
醰字是否为姓氏:否
醰字的偏旁部首:酉部
醰字五行属什么:火(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醰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9 (姓名笔画数)
醰字是什么意思:
酒味厚;醇。
醰字的详细解释:
形容词
酒味醇厚 。如: 醰粹(醇粹,醇厚); 醰醰(酒味浓厚); 醰醲(醇厚)
醰字康熙字典:
醰【酉集下】【酉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𠀤徒紺切,音瞫。《說文》酒味苦也。
又《玉篇》酒味不長也。
又《集韻》《韻會》徒南切《正韻》徒含切,𠀤音覃。《集韻》厚味也。《韻會》甜也。《王褒·洞簫賦》良醰醰而有味。《釋文》醰,徒南切。《註》醰、甜同。長味也。
又《正韻》醇也。《左思·魏都賦》宅心醰粹。《釋文》醰,徒南切。《註》美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感切,音禫。義同。
醰字说文解字:
醰【卷十四】【酉部】
酒味苦也。从酉覃聲。徒紺切
说文解字注(醰)酒味長也。廣韵、玉篇皆云。酒味不長也。不是賸字。集韵云。酒味苦也。由宋時說文以酓義系醰篆而奪酓之故耳。汲古初刻時正如此。或曰古酓覃同部。疑無二字。然小徐本分列畫然。小徐作甛長味也。按洞簫賦良醰醰而有味。李注引字林醰甛同長味也。同是賸字。从酉。𪉷聲。徒紺切。古音在七部。按文𨕖注大含切。
包含醰的古诗词:
醰醰诸老惬瞻依,父齿随行亦未稀。各有清名闻海内,春来各自典朝衣。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其一六四》
醰醰诸老惬瞻衣,父齿随行亦未稀。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164》
醰醰泠泠幽复咽,越罗秋衫薄于叶。兰膏坠发颦脸波,黛色连山蹙眉月。
出自清代弘历的《赵孟頫吹箫士女用宋濂韵》
独从元赏标三味,未肯卮言附九师。定稿晚年看纸贵,醰醰至味几人知。
出自清代夏孙桐的《赠马通伯时将南归同人饯之且为寿二首》
醰字的组词:
醰字的方言: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m1 tam3 [客英字典] tam2 [梅县腔] tam2 [台湾四县腔] tam1 tam3
英语翻译:
醰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