繫字的起名属性:
播放笔顺繫字的拼音:xì🔈️ xì
繫字繁体字:繫(若无则显示本字)
繫字是否为姓氏:否
繫字的偏旁部首:糸部
繫字五行属什么:火(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繫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9 (姓名笔画数)
繫字是什么意思:
1. 聯綴;連接:聯繫。維繫。
2. 拘囚;監禁:繫獄。收繫。
3. 牽記;掛念:繫念。繫人情思。
1. 結,扣:把鞋帶繫上。
繫字康熙字典:
繫【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古詣切《集韻》《韻會》《正韻》吉詣切,𠀤音計。《說文》繫,𦃇也。一曰惡絮。《玉篇》約束也,留滯也。《類篇》一曰維也。
又《集韻》牽奚切,音溪。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胡計切,音系。《易·繫辭疏》繫辭者,聖人繫屬此辭于卦爻之下。
又云:系辭者,取綱系之義也。《釋文》繫,本系也。
又續也。《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繫,聯綴也。《干祿字書》繫通繫。《集韻》系或作繫。《類篇》或作𣪠。
繫字说文解字:
繫【卷十三】【糸部】
繫𦃇也。一曰惡絮。从糸毄聲。古詣切
说文解字注(繫)繫𦃇也。一曰惡絮。一曰猶一名也。繫𦃇讀如谿黎。曡韵字。音轉爲縴𦃇。縴苦堅切。廣韵十二齊、一先皆曰。縴𦃇、惡絮。是也。釋名曰。煮繭曰莫。莫、幕也。貧者著衣可以幕絮也。或謂之牽離。煮熟爛牽引使離散如絮也。按此與煮繭絓頭不同物。編太平御覽者合而一之。誤矣。从糸。𣪠聲。大徐古詣切。非也。此字之本音見周易釋文。云。直作𣪠下糸者、音口奚反。集韵。繫牽兮切。引說文繫𦃇今惡絮。陸德明、丁度非不言之憭然也。而六朝以後舍系不用、而叚繫爲系。遂使繫之本義薶蘊終古。至鼎臣奉敕校定此書。亦徑云古詣切。何淺率如是。尙自謂用唐韵。不知唐韵霽韵內之繫、非許書之繫𦃇也。十六部。
包含繫的古诗词:
枫老树流丹。芦花吹又残。繫扁舟、同倚朱阑。还似少年歌舞地,听落叶、忆长安。
出自清代蒋春霖的《唐多令》
翩翩白鼻騧,繫在门前树。莫学杨白花,随风渡江去。
出自明代胡奎的《繫马辞》
繫人旧感,问翠黛、那时何处。等再来瞥见,付与骡纲铃语。
出自清代厉鹗的《蕙兰芳引》
勒石燕然山,繫颈单于虏。走马长城秋,飞捷报天子。
出自明代邱云霄的《从军行 其三》
送君南浦。繫马垂杨树。攀折赠行,忍听道、一声别去。
出自明代杨慎的《蓦山溪》
繫字的方言: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he5 kie1 hi5 [客语拼音字汇] gai1 ge1 gie1 hi4 [海陆丰腔] he5 kie1 hi5 [宝安腔] he5 [客英字典] hi5 | he5 [梅县腔] he.5
◎ 潮州话:hi6
英语翻译:
繫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繫字书法字体:

吴隐

居延简

翁同和

隶辨

吴大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