膻字的起名属性:
播放笔顺膻字的拼音:shān🔈️ shān
膻字繁体字:羶(若无则显示本字)
膻字是否为姓氏:否
膻字的偏旁部首:月部
膻字五行属什么:金(五行属金的字大全)
膻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9 (姓名笔画数)
膻字是什么意思:
1. 像羊肉的气味:膻气。膻味。腥膻。
1. 袒露。
2. 胸中:膻中(a.中医指胸腔中央,心包所在处;b.针灸穴位名,位于前胸部正中)。
膻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亶()声。本义:羊臊气)
(2) 同本义。亦泛指臊气
蚊慕羊肉,羊肉膻也。——《庄子·综无鬼》
(3) 又如:膻气(羊肉的气味);膻根(指羊);膻荤(指肉类或气味浓烈的食品。也作“荤羶”);膻芗(祭祀时焚烧牛羊肠间脂肪所散发出来的气味);膻腻(腥膻油腻)
(4) 类似羊臊气的恶臭
王之嫔御,膻恶而不可亲。——《列子·周穆王》
(5) 又如:膻腥(荤腥。亦指鱼肉类食物);膻秽(又臭又脏。谓肮脏丑恶)
(6) 有膻味的兽肉
膻,肉膻也。诗曰:膻裼暴虎。——《说文》
(7) 又如:膻肉(羊肉);膻食(膻荤。肉类食物);膻根(羊及羊肉的别称)
(8) 通“馨” 。如:膻芗(膻,通“馨”;芗,通“香”。五谷的香气。因以指祭祀所用的黍稷等谷物)
(9) 羊油 (弃膻在庭际,双鹊来摇尾。—— 唐· 皮日休《喜鹊》)
膻字康熙字典:
膻【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徒旱切《集韻》蕩旱切,
音袒。《說文》肉膻也。从肉亶聲。詩膻裼暴虎。◎按詩鄭風,今作襢。《集韻》或省作胆。
又《集韻》《正韻》
尸連切,音羶。《說文》羊臭也。本作羴。或作羶𦏫。《列子·周穆王篇》王之嬪御,膻惡而不可親。
又《正字通》音誕。素問,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王冰曰:在胷中兩乳閒。朱肱曰:心之下有鬲膜,與脊脅周回相著,遮蔽濁氣,所謂膻中也。
膻字说文解字:
膻【卷四】【肉部】
肉膻也。从肉亶聲。《詩》曰:“膻裼暴虎。”徒旱切
说文解字注(膻)肉膻也。釋訓、毛傳皆云。襢裼、肉襢也。李巡云。脫衣見體曰肉襢。孫炎云。襢去裼衣。按多作襢、作袒、非正字。膻其正字。素問膻中、謂氣海。从肉。亶聲。徒旱切。十四部。詩曰。膻裼暴虎。鄭風文。今詩作襢、作袒。
包含膻的古诗词:
细齿如童龀,庞眉自老苍。娑婆同印度,膻浊混氐羌。
出自明代龙膺的《赠天竺比邱梵名娑羯延主北禅古刹十六韵》
膻行无为日,垂衣帝道亨。圣真千载圣,明必万年明。
出自唐代贯休的《送卢舍人朝觐》
时相开边隙,膻胡入帝州。痛心惟主辱,何意辨身谋。
出自宋代刘一止的《悼忠显刘公二首 其一》
青童撞金屑,杵臼声丁丁。膻腥遥问谁,稽首称姓名。
出自唐代于鹄的《早上凌霄第六峰入紫溪礼白鹤观祠》
膻臊日已炽,疑畏谁敢懈。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幽庙》
膻字的组词:
膻字的成语:
膻字的方言: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n3 [客英字典] tan2 [台湾四县腔] tan3
英语翻译:
膻字的字源演变:

膻字书法字体:

说文解字

徐伯清

李怀琳

毛泽东

赵子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