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字的起名属性:

粗字的拼音:cū🔈️ cū
粗字繁体字:麤(若无则显示本字)
粗字是否为姓氏:否
粗字的偏旁部首:米部
粗字五行属什么:金(五行属金的字大全)
粗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1 (姓名笔画数)
粗字是什么意思:
(1)(形)粗大:这棵树很~。
(2)(形)不精细、毛糙:~心。
(3)(形)鲁莽:~暴。
(4)(形)略微:~具规模。
(5)(形)颗粒大:~沙。
(6)(形)声音大而低:~门大噪。
粗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且声。本义:糙米)
(2) 同本义
粗,疏也。——《说文》。按,粝米也。禾黍粟十六斗大半斗为米一斛。
粮则无矣,麤则有之。——《左传》
(3) 又如:粗糠(糠。稻、麦,谷子等农作物子实的皮或壳)
(4) 粗粮
凡九谷,皆随精粗,差其耗损而供焉。——《新唐书》
(5) 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指事物的表面现象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庄子》
(6) 通过一物体中心的直线长度 。如:树干底部粗为两米的树
形容词
(1) 不精,粗糙
粗,大也。凡不精者皆曰粗。——《广雅》
其器高以粗。——《礼记·月令》
其声粗以厉。——《礼记·乐记》
粗布之衣。——《荀子·正名》
(2) 又如:粗粝(糙米;粗俗简陋的饭食);粗恶(粗糙,低劣);粗食(粗糙不精的食物);粗粗(即粗糙);粗腿;粗砂;粗重(粗大笨重的家具)
(3) 粗疏;粗略
愚者之言,芴然而粗。——《荀子·正名》。注:“粗,疏略也。”
(4) 又如:粗断(谦辞。胡乱裁决);粗忽(粗疏,疏忽);粗心浮气(不细致;不沉着)
(5) 略微 。如:粗知一二;粗定(大致安定);粗粗(大略)
(6) 粗笨;粗野 。如:粗汉(粗笨的人;干粗活儿的人);粗卤(粗俗鲁莽);粗顽(粗鲁刁顽)
副词
刚,才
言粗毕,有五六盗自丛薄间跃出。——《太平广记》
粗字康熙字典:
粗【未集上】【米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千胡切《集韻》聰徂切《正韻》倉胡切,音麤。《玉篇》大也,略也,疏也,物不精也。《禮·月令》其器高以粗。
又《樂記》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莊子·秋水篇》物之粗也。
又《廣韻》徂古切《韻會》坐五切,音伹。義同。《集韻》或作觕。通作麤。俗作𥼗。𥼗字原从米从鹿。
粗字说文解字:
粗【卷七】【米部】
疏也。从米且聲。徂古切
说文解字注(粗)疏也。大雅。彼疏斯粺。箋云。疏、麤也。謂糲米也。麤卽粗。正與許書互相證。疏者、通也。引伸之猶大也。故粗米曰疏。糲米與粺米挍。則糲爲粗。稷與黍稻粱挍。則稷爲粗。九穀攷云。凡經言疏食者、稷食也。論語。疏食菜羹。卽玉藻之稷食菜羹。左傳。粱則無矣。麤則有之。麤對粱而言。稷之謂也。儀禮昏禮。婦饋舅姑。有黍無稷。特著其文。葢婦道成以孝養。不進疏食也。按引伸叚借之凡物不精者皆謂之粗。从米。且聲。徂古切。五部。今皆讀平聲。
包含粗的古诗词:
曩间夏历标花候,粗尔陶巾漉酒卮。
出自宋代苏籀的《晚秋一首》
薄薄酒,胜茶汤。粗粗布,胜无裳。丑妻恶妾胜空房。
出自宋代苏轼的《薄薄酒二首,并引 其一》
分襟卌载喜重逢,互扳双肩恍梦中。粗问萍身余慨惜,乍怜鹤发各怔忡。
出自近现代陈振家的《鮀岛逢萧忠霖》
欣欣万物占芳春,对景那知放逐身。粗守素风谙左宦,拟投白社愧高人。
出自宋代范纯仁的《寄陈述古宾客万琏郎中二首 其二》
粗能窥梗概,亦足慰平生。
出自宋代陆游的《书宛陵集後》
粗字的组词:
粗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粗"字的起名:
粗字的方言: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u1 [东莞腔] cu1 [台湾四县腔] cu1 [客英字典] cih1 [海陆丰腔] cu1 [梅县腔] ze1 [客语拼音字汇] cu1 [宝安腔] cu1 [陆丰腔] cih1
英语翻译:
粗字的字源演变:
粗字书法字体:

唐玄宗

邓石如

隶辨

吴大澂

杨沂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