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字的起名属性:

抖字的拼音:dǒu🔈️ dǒu
抖字繁体字:抖(若无则显示本字)
抖字是否为姓氏:否
抖字的偏旁部首:扌部
抖字五行属什么:火(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抖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8 (姓名笔画数)
抖字是什么意思:
(1)(动)颤动;哆嗦:发~。
(2)(动)振动、抖动:~了~绳子。
(3)(动)鼓起(精神):~起精神。
(4)(动)称人因为有钱有地位等而得意(多含讥讽):~了起来。
抖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斗声。本义:抖擞)
(2) 振动;甩动 。如:抖了抖翅膀;抖搜(同“抖擞”。振作)
(3) 颤动,哆嗦 。如:吓得浑身乱抖;抖索索(哆嗦);抖抖瑟瑟(抖抖簌簌,抖抖擞擞,抖索。颤抖);抖搐(颤抖抽搐);发抖;浑身直抖
(4) 把隐讳的事情揭露出来 。如:抖漏(揭露);抖落(揭露);抖风(走露风声)
(5) 振作
抖起精神
(6) 讽刺人突然得势或生活水平突然提高 。如:抖落(挥霍而败落)
(7) 讽刺或骂人耍威风 。如:抖威风;抖毛儿(野兽发威时往往抖动身上的毛,故骂人或开玩笑称人耍威风是抖毛儿);抖积伶儿(卖弄聪明)
抖字康熙字典:
抖【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當口切,音斗。抖擻,舉貌。《揚子·方言》東齊曰鋪頒,猶秦晉言抖藪也。《郭璞註》謂抖藪舉索物也。詳擻字註。
包含抖的古诗词:
春事到西湖,处处梅花笑。抖擞长安车马尘,眼底青山好。
出自宋代吴潜的《卜算子》
抖擞山边水际身,廿年重踏旧京尘。依依残梦丹阳月,兀兀轻车白发人。
出自明代沈周的《丹阳道中》
抖擞精神集,扶持气脉回。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和崔侍郎送行诗韵》
同此明明月。便谯门、凉宵画角,抖人离别。自是冰魂清不损,岂独寄身高绝。
出自近现代胡雪抱的《金缕曲 定山以望夜有寄词见示,效韵应之,盖余不弹此调久矣,时六月同寓郡》
桃叶桃根浑未觉,樱桃杨柳成轻负。强尊前、抖擞旧精神,谁能许。
出自宋代管鉴的《满江红 其三 清明前三日登清晖作》
抖字的组词:
抖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抖"字的起名:
抖字的方言:
◎ 客家话:[梅县腔] deu3 shu1 shiu1 [宝安腔] diu3 [客英字典] deu3 [海陆丰腔] deu3 [客语拼音字汇] deu3 [陆丰腔] deu3 [台湾四县腔] deu3
◎ 潮州话:dau2
英语翻译:
抖字的字源演变:
抖字书法字体:

徐伯清

毛泽东

敬世江

陈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