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字的起名属性:

拌字的拼音:bàn🔈️ bàn
拌字繁体字:拌(若无则显示本字)
拌字是否为姓氏:否
拌字的偏旁部首:扌部
拌字五行属什么:水(五行属水的字大全)
拌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9 (姓名笔画数)
拌字是什么意思:
1. 搅和:搅拌。拌和(huò)。拌面。拌菜。拌草料。
2. 口角:拌嘴。
1. 古同“拚”,舍弃。
2. 古同“判”,分开。
拌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搅和;调匀
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红楼梦》
(2) 又如:用水拌面粉;拌种;拌草;拌匀(搅拌使均匀)
(3) 争吵 。如:拌磕(碰击;摩擦);拌嘴(口角;争吵)
(4) 另见
拌字康熙字典:
拌【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普官切《集韻》《韻會》《正韻》鋪官切,音潘。《博雅》拌棄也。《揚子·方言》楚人凡揮棄物謂之拌。俗誤用𢬵。
又《集韻》蒲官切,音盤。
又普伴切,潘上聲。
又《唐韻》蒲旱切《集韻》部滿切,盤上聲。
又《集韻》《韻會》普半切,音判。義
同。
又與判通。分也,割也。《史記·龜策傳》鑴石拌蚌。《註》鑴石取玉,拌蚌取珠。
包含拌的古诗词:
占取人天红紫,早颓圆断井,分付消魂。拌随波未肯,何计更飘茵。
出自清代况周颐的《八声甘州 葬花一剧,属梅郎擅场之作,为赋两调》
径草何曾破屐痕,拌他簪履散平原。听松有伴常偕影,得句谁酬自倒樽。
出自清代赵春熙的《园居即事 其三》
行过短墙回首认。醉撼花梢,红雨飞成阵。拌了为郎憔悴损。庞儿恰似江梅韵。
出自宋代刘过的《霜天晓角》
拌擞屎肠都说了,莫教错过瓮为钟。
出自宋代释普济的《送僧偈》
繁华避他春色,笑隐逸、呼名恰称。拌醉归、仙蝶勾来,秋还在枕。
出自近现代邓潜的《宴清都 友人席间赏菊》
拌字的组词:
拌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拌"字的起名:
郭拌臂
拌字的方言:
◎ 粤语:bun3 bun6 pun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an1 pan5 biang1 [梅县腔] pan1 pan2 [宝安腔] pan3 | pan1 [客英字典] pan5 [台湾四县腔] pan1 pan5 biang1 [东莞腔] pan3 [客语拼音字汇] pa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an1 pan5 biang1 [梅县腔] pan1 pan2 [宝安腔] pan3 | pan1 [客英字典] pan5 [台湾四县腔] pan1 pan5 biang1 [东莞腔] pan3 [客语拼音字汇] pan1
英语翻译:
拌字的字源演变:
拌字书法字体:

徐伯清

毛泽东

敬世江

颜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