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字的起名属性:
播放笔顺畿字的拼音:jī🔈️ jī
畿字繁体字:畿(若无则显示本字)
畿字是否为姓氏:是
畿字的偏旁部首:田部
畿字五行属什么:木(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畿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6 (姓名笔画数)
畿字是什么意思:
(名)我国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京~。
畿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田,幾省声。本义:国都四周的广大地区)
(2) 古代王都所领辖的方千里地面。后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
畿,天子千里地。以逮近言之则曰畿也。——《说文》
邦畿方千里。——《周礼·大行人》
方千里曰王畿。——《周礼·职方式》
邦畿千里。——《诗·商颂·玄鸟》
视学京畿。——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畿尉(卫戍京城的武官);畿限(王畿的界限);畿甸(京城效区);畿兵(驻京都的士兵)
(4) 王畿之外的九畿
乃以九畿之籍。——《周礼·大司马》。注:“犹限也。”按,九畿,国畿及侯甸、男采、卫蛮夷也。唐虞称服,周称畿。
(5) 又如:畿岳(畿服。天下);畿疆(王畿和九畿的疆界);畿夏(古指以京畿为中心的我国中原地区)
(6) 疆界;地界 。如:畿略(疆域);畿封(在王畿的四周聚土为界)
(7) 门内;门槛
薄送我畿。——《诗·邶风·谷风》
(8) 指田野
(9) 西汉末,王莽改国号为新时,长安西市称“畿”
(10) 唐代县的等级名。京城的旁邑为畿县 。如:畿赤(唐代京城所治之县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合称“畿赤”)
畿字康熙字典:
畿【午集上】【田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
渠希切,音祈。《說文》天子千里地,以遠近言之,則曰畿。《詩·周頌》邦畿千里。《傳》畿,疆也。《周禮·地官·小司徒》九畿。《疏》王畿外仍有九畿,謂侯甸男采衞要內六服,夷鎭藩外三服,四面皆有此九畿,相去各五百里。《正字通》古者王國千里曰王畿。自是以往,每五百里爲一畿,通天下爲九畿,故因之約方千里爲一畿。
又門內曰畿。《詩·衞風》不遠伊邇,薄送我畿。《傳》畿,門內也。
又限也。《增韻》門限也。《韓愈詩》白石爲門畿。
又或作圻。《左傳·襄二十五年》天子之地一圻。《註》封圻也。當作畿。
畿字说文解字:
畿【卷十三】【田部】
天子千里地。以遠近言之,則言畿也。从田,幾省聲。巨衣切
说文解字注(畿)天子千里地。卽天子五百里內田也。五百里自其一面言。千里自其四面言。爲方百里者百也。商頌。邦畿千里。傳曰。畿、疆也。大司馬九畿注曰。畿猶限也。㠯逮近言之則言畿。逮字依小徐本。逮者、及也。九畿注曰。故書畿爲近。鄭司農云。近當言畿。按故書作近、猶他書叚圻作畿耳。許言以逮近言之則曰畿者、謂畿冣近天子。故稱畿。畿與近合音冣切。古惟王畿偁畿。甸服外無偁畿者。至周而侯、甸、男、采、衞、蠻、夷、鎭、藩皆曰畿。直以其遞相傅近轉移叚借名之。非古也。故許以近釋畿。畿之言垠也。故亦作圻。邶風。薄送我畿。傳曰。畿、門內也。謂門限也。小雅。如畿如式。傳曰。畿、期也。禮記。丹漆雕畿。注曰。畿、圻堮也。古幾畿通用。从田。幾省聲。形聲中包會意。巨衣切。十五部。
包含畿的古诗词:
畿南百里馀,托家在日边。胡为多菜色,老稚强相牵。
出自明代卢龙云的《乙巳入京睹饥民载道怅焉成感》
畿甸举长策,风霜秉直绳。出车遥俗震,登阁满朝称。
出自唐代王湾的《秋夜寓直即事怀赠萧令公裴侍郎兼通简南省诸友人》
一元开大统,四海会时髦。畿甸包幽蓟,天门启应皋。
出自元代贡师泰的《上京大宴和樊时中侍御》
一朝辞旧隐,去为畿邑丞。
出自宋代袁燮的《送姜子谦丞於潜》
君王水石游人重,畿甸烟花赋客收。天上翠华无复度,五陵松柏迥含愁。
出自明代王廷陈的《游西山作》
畿字的组词:
畿字的方言:
◎ 客家话:[宝安腔] gi1 [台湾四县腔] gi1 [客英字典] gi1 [海陆丰腔] gi1 [梅县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gi1
◎ 潮州话:gi1
英语翻译:
畿字的演变:

楷体
畿字书法字体:

何绍基

徐三庚

毛泽东

草书韵会

武则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