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字的起名属性:
播放笔顺衷字的拼音:zhōng🔈️ zhōng
衷字繁体字:衷(若无则显示本字)
衷字是否为姓氏:是
衷字的偏旁部首:亠部
衷字五行属什么:火(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衷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0 (姓名笔画数)
衷字是什么意思:
1. 内心:由衷。苦衷。无动于衷。衷肠。
2. 福,善:“降衷于下民”。
3. 正中不偏:折衷。
4. 贴身的内衣。
衷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中声。本义:贴身的内衣)
(2) 同本义
衷,里亵衣。——《说文》。段玉裁注:“亵衣有在外者,衷则在内者也。”
(3) 又如:衷衣(里衣,内衣);衷服(贴身内衣)
(4) 通“中”。内心
汝不察吾衷。——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衷怀歉仄(心里感到内疚抱歉);衷言(心里话);衷素(内心真情)
(6) 中心,中央
佩,衷之旗也。——《左传·闵公二年》
发命之不衷。——《左传·昭公十六年》
服之不衷。——《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7) 又如:衷正(中正)
(8) 姓
动词
(1) 贴身穿着;穿在里面
或衷其襦。——《谷梁传》
楚人衷甲。——《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今人服公裳必衷以背子。——宋· 程大昌《演繁露·背子中禅》
(2) 又如:衷襦(衬在里面的短衣);衷甲(在衣服里面穿铠甲)
(3) 引申为包围
衷戎师,前后击之,尽殪。——《左传》
形容词
(1) 正;正派
楚辟我衷。——《左传·昭公六年》。注:“正也。”
发命之不衷。——《左传·昭公十六年》。注:“当也。”
史馆取为衷据。——清· 章学诚《邵与桐别传》
(2) 又如:衷据(正确的根据)
(3) 善;福
今天降衷于吴。——《国语·吴语》
和衷哉。——《书·皋谟》。传:“善也。”
(4) 忠诚
欲对衷言不从。——《荀子·成相》。注:“诚也。”
不从命乃衷。——《荀子·子道》
(5) 又如:衷愚(愚忠。尽忠而不明事理。多用作臣子上言于帝王的自谦之词);衷赤(赤诚之心)
衷字康熙字典:
衷【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
音中。《玉篇》善也。《書·湯誥》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左傳·昭二十二年》無亢不衷,以獎亂人。
又中也。《周語》國之將興,其君齊明衷正,精潔惠和。
又《韻會》誠也。《左傳·昭十六年》發命之不衷。
又通也。《左傳·莊六年》必度于本末而後立衷焉。
又《增韻》方寸所蘊也。
又《說文》裏褻衣也。《左傳·宣九年》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衵服。
又姓。《正字通》漢哀帝之後衷愉仕唐,攺姓哀。
又《廣韻》陟仲切,中去聲。當也。《韻會》折衷,平也。《史記·孔子世家》折衷于夫子。《註》折,斷也。衷,當也。
又《後漢·梁統傳》爰制百姓于𠛬之衷。《衷》不輕不重也。通作中。《前漢·貢禹傳》微夫子之言,則無所折中。亦讀作平聲。《六書正譌》俗作𠂻,非。
衷字说文解字:
衷【卷八】【衣部】
裏䙝衣。从衣中聲。《春秋傳》曰:“皆衷其衵服。”陟弓切
说文解字注(衷)裏褻衣。褻衣有在外者。衷則在內者也。引伸爲折衷。假借爲中字。从衣。中聲。陟弓切。九部。春秋傳曰。皆衷其衵服。宣九年左傳文。
包含衷的古诗词:
问君何日还,衷情赖汝宣。极目天边雁,频将尺素传。
出自明代邹元标的《别杨如石孝廉四首 其二》
不得亲永诀,衷肠疚如穿。
出自明代陶安的《悼故妻喻氏(壬寅卒于黄州官舍)》
去矣时难遇,沽哉价莫酬。满枝为鼓吹,衷甲避戈矛。
出自唐代杜牧的《牧陪昭应卢郎中在江西宣州佐今吏部沈公幕罢府…投寄》
握手何所道,衷曲难具陈。后会当何时,矫首道无因。
出自明代卢龙云的《送黄达卿归延平》
觞前跃,无停斟。万木飞,变徵音。洪涛走,北陆沈。衷愲结,竟沾襟。
出自明代王世贞的《秋日于鳞邢州郡斋分韵赋十二体》
衷字的组词:
衷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衷"字的起名:
衷字的方言: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ng1 zung1 [客英字典] chung1 [海陆丰腔] chung1 zhung1 [宝安腔] cung1 [陆丰腔] zhung1 [梅县腔] chung1 [客语拼音字汇] zung1
英语翻译:
衷字的字源演变:

衷字书法字体:

曾纪泽

郭有道碑

说文解字

宋克

徐伯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