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字的起名属性:
播放笔顺拒字的拼音:jù🔈️ jù
拒字繁体字:拒(若无则显示本字)
拒字是否为姓氏:是
拒字的偏旁部首:扌部
拒字五行属什么:木(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拒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9 (姓名笔画数)
拒字是什么意思:
(1)(动)抵抗;抵挡:抗~|~敌。
(2)(动)拒绝:来者不~|~不执行|~谏饰非。
拒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巨声。本义:抵御,抵抗)
(2) 同本义
其不可者拒之。——《论语》
拒敌也。——《荀子·仲尼》注
内以固城,外以拒难。——《荀子·君道》
(3) 又如:拒御(抵御);拒敌(抵御敌人;匹敌,比得上);拒捍(抵抗);拒马(古代的一种防御战具。用以布阵阻塞,使人马止步,不得跨越)
(4) 拒绝,抵制
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孟子·尽心下》
(5) 又如:拒谏(不肯接受别人的规劝);拒物(拒绝外物,谓不与外界接触);拒却(拒绝,推却);拒闭(闭门拒绝)
(6) 违抗 。如:拒违(违抗);拒逆(违抗)
(7) 据守 。如:拒抗(拒守险狭之地);拒塞(扼守边关);拒隘(犹拒险)
(8) 占据
不即安分,却来拒吾之公厅,此又不知耻也。——《清平山堂话本》
(9) 向外岔出,横生
数披其木,无使木枝外拒。——《韩非子》
名词
通“矩”。方形阵势
拘环拒折之容。——《淮南子·齐俗》
从唐侯以为左拒,以从上军。——《左传·宣公十二年》
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 蔡人, 卫人;为右拒,以当 陈人。——《左传·恒公五年》
拒字康熙字典:
拒【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其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臼許切,
音巨。《廣韻》捍也。《增韻》禦也。《論語》其不可者拒之。《荀子·君道篇》內以固城,外以拒難。
又與距通。《廣韻》格也,違也。《玉篇》抵也。
又《儀禮·少牢禮》長皆及俎拒。《註》拒讀爲介距之距。俎距脛中,當橫節也。
又《集韻》句許切。《正韻》居許切,
音舉。亦捍也。
又《集韻》《韻會》
果羽切,音矩。方
也。《左傳·桓五年》鄭子元請爲左拒,以當蔡人衞人,爲右拒,以當
人。
又《周禮·大宰祀五帝疏》西方白帝白招拒。
拒字说文解字:
歫【卷二】【止部】
止也。从止巨聲。一曰搶也。一曰超歫。其呂切
说文解字注(歫)止也。許無拒字。歫卽拒也。此與彼相抵爲拒。相抵則止矣。書傳云。歫、至也。至則止矣。其義一也。漢石經論語。其不可者距之。字作距。許歫與距義別。从止。巨聲。其吕切。五部。一曰槍也。木部曰。槍、歫也。㒳字互訓。槍者、謂牴觸也。一曰超歫。史記。投石超距。超一作拔。漢書。甘延壽投石拔拒。絶於等倫。張晏曰。拔拒、超距也。劉逵曰。拔拒謂㒳人以手相按。能拔引之也。
包含拒的古诗词:
拒霜宜愧死,江梅亦羞香。翻令桃李颜,应有趋时伤。
出自元代岑安卿的《次兹息庵冬日海棠韵》
楼影摇波到碧空,拒霜无数隔堤红。只应明夜关山月,怜我相思不寐中。
出自宋代孔夷的《陪李端叔游颖昌西湖三首 其二》
天与司花细细论,秋花虽是殿花军。拒霜假得后凋操,造化岂容先策勋。
出自宋代张明中的《拒霜二首 其一》
爱他一片玲珑石。拒霜枝沁苔痕碧。才放两三花。风前故故斜。
出自清代龚翔麟的《菩萨蛮 其五》
拒战交兵勇有馀,旁人惊叹更谁如。
出自宋代徐钧的《陈俊》
拒字的组词:
拒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拒"字的起名:
拒字的方言: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3 gi3 [台湾四县腔] ki1 ki3 gi1 gi3 [梅县腔] gi3 [沙头角腔] ki1 [客语拼音字汇] ki1 [海陆丰腔] ki1 ki3 gi1 gi3 [东莞腔] ki1 [宝安腔] ki1
英语翻译:
拒字的字源演变:

拒字书法字体:

陈鸿寿

孙过庭

徐伯清

毛泽东

韩道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