缯字的起名属性:

缯字的拼音:zēng🔈️ zēng
缯字繁体字:繒(若无则显示本字)
缯字是否为姓氏:是
缯字的偏旁部首:纟部
缯字五行属什么:金(五行属金的字大全)
缯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8 (姓名笔画数)
缯字是什么意思:
1. 古代对丝织品的总称:缯纩(丝织品和丝绵的合称)。缯彩。
1. 捆,扎:把这根竿子缯好。
缯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曾声。本义:古代对丝织品的总称)(2) 同本义
缯,帛也。——《说文》
杂帛曰缯。——《三苍》
瘗缯。——《礼记·礼运》
赤绨缘缯。——《汉书·匈奴传》。注:“缯者帛之总名。”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史记·滑稽列传》
灌婴, 睢阳贩缯者也。——《汉书·灌婴传》
(3) 又如:缯服(丝织的衣服);缯絮(丝絮。也指丝絮作成的棉衣);缯纩(丝布与丝棉絮的合称);缯帛(丝绸之统称);缯布(缯帛布疋)
(4) 通“矰”。古代射鸟用的箭
治其缯缴。——《战国策·楚策四》
好弋者先具缴与缯。——《淮南子·说山》
缯缴充蹊。——《三国志·袁绍传注》
(5) 又如:缯缴(即矰缴。猎取飞鸟的射具。缴为系在短箭上的丝绳;比喻陷害他人的手段)
(6) 古国名 。姒姓,相传为夏禹后裔
(7) 姓
(8) 另见
动词
(1) 绑;扎
缯丝为弦。——《新增格古要论·制琴法》
(2) 另见
缯字康熙字典:
繒【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疾陵切《集韻》《韻會》慈陵切,音蹭。《說文》帛也。籀文作緈。《前漢·灌嬰傳》睢陽販繒者也。《註》師古曰:繒者,帛之摠名。
又國名。《穀梁傳·僖十四年》季姬及繒子遇于防。《周語》杞繒由太姒。《註》杞繒二國,姒姓,夏禹之後。
又縣名。《史記·吳大伯世家》敗齊師于艾陵至繒。《註》琅邪繒縣。
又姓。《史記·夏本紀》禹爲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爲姓,有繒氏。《前漢·文帝紀》祁侯繒賀爲將軍。
又《集韻》咨騰切,音增。徂棱切,音層。作亙切,音贈。義同。
又與矰同。《三輔黃圖》佽飛具繒繳以射雁。
缯字说文解字:
繒【卷十三】【糸部】
帛也。从糸曾聲。𦀓,籒文繒从宰省。楊雄以爲漢律祠宗廟丹書告。疾陵切
说文解字注(繒)帛也。七篇帛下曰繒也。是爲轉注。春秋傳叚爲鄫字。从糸。曾聲。疾陵切。六部。
包含缯的古诗词:
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赠内》
见蚕成茧能几日,缯帛输官千万疋。丁丁砧杵相和鸣,半夜霜风入秋律。
出自宋代孔平仲的《闻砧作》
缯缴多机应远谢,稻粱已饱更何求。
出自宋代金君卿的《秋雁》
凿空博望出下策,欲将缯币联康居。缯币东来千万轴,单于城畔高粱肉。
出自清代黎士弘的《来甘州一载矣尚未纪其风物夙昔交游问贻杂至特作六百字写怀用柬知我》
琼树何如锦树,缯楼却赛迷楼。露桃花下不知秋。
出自明代杨慎的《西江月 观蜀史梼杌王宗衍事》
缯字的组词:
参考其他人"缯"字的起名:
缯字的方言:
英语翻译:
缯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缯字书法字体:

曹全碑

马王堆帛书

宋克

毛泽东

赵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