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字的起名属性:
播放笔顺缄字的拼音:jiān🔈️ jiān
缄字繁体字:缄(若无则显示本字)
缄字是否为姓氏:否
缄字的偏旁部首:纟部
缄字五行属什么:金(五行属金的字大全)
缄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5 (姓名笔画数)
缄字是什么意思:
(动)封闭(常用在信封上寄信人姓名后):王~|上海刘~。
缄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咸声。本义:(捆东西的绳索))
(2) 同本義
缄,束篋也。——《説文》
缄,索也。——《广雅》
则必摂缄滕。——《庄子·胠篋》。释文:“绳也。”
使客子解篋缄未已。——《汉书·外戚传》。注:“束篋之绳也。”
摄缄縢。——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3) 又如:缄縢(绳索)
(4) 古代用以固定棺木的绳索 。如:缄绳(捆束棺材的绳索。也作“咸绳”)
(5) 信件
开缄见手扎,一纸十三行。——白居易《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
(6) 又如:缄书(书信);缄愁(写信給人,倾訴相思之苦);缄題(信函的封端)
(7) 量詞。用于信件等装封套之物。即封、件。如:纸书一缄
缄字康熙字典:
緘【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古咸切《集韻》《韻會》居咸切,
音監。《說文》束篋也。《廣韻》緘封。《家語》孔子觀周廟,有金人,三緘其口。《莊子·齊物論》其厭也如緘。
又《集韻》公陷切,減去聲。棺旁所以繫縴者。
又與咸通。《禮·喪大記》大夫士以咸。《註》咸讀爲緘也。《釋名》棺束曰緘。緘,函也,古者棺不釘也。
缄字说文解字:
緘【卷十三】【糸部】
束篋也。从糸咸聲。古咸切
说文解字注(緘)所㠯束匧也。所㠯二字今補。篋者、笥也。束者、縛也。束之者曰緘。引申之、齊人謂棺束曰緘。喪大記作咸。从糸。咸聲。古咸切。古音在七部。
包含缄的古诗词:
缄收卷轴尘生蠹,合和丹丸醭有衣。
出自宋代苏颂的《走笔次韵察推见别二篇》
仙吏秦峨别,新诗鄂渚来。才推今北斗,职赋旧三台。雕镂心偏许,缄封手自开。何年相赠答,却得到中台。
出自唐代令狐楚的《和寄窦七中丞》
留札宽亲抱,缄文付稚髫。敬亭花自发,族陇木仍乔。
出自宋代戴栩的《同水心吊薛子舒墓》
雁来新杳。江上问讯,明日潮早。缄恨多少。晓来起拾,残英粲盈抱。
出自清代杨玉衔的《绕佛阁》
吾亦千里怀人。六时觅句,缄写投山坞。惭愧填词艰压韵,岂解笔歌墨舞。
出自清代黄之隽的《壶中天·七叠韵代柬 其七》
缄字的组词:
缄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缄"字的起名:
缄字的方言:
英语翻译:
缄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缄字书法字体:

包虎臣

曹全碑

吴大澂

孙过庭

徐伯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