缫字的起名属性:
播放笔顺缫字的拼音:sāo🔈️ sāo
缫字繁体字:繅、繰(若无则显示本字)
缫字是否为姓氏:否
缫字的偏旁部首:纟部
缫字五行属什么:金(五行属金的字大全)
缫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7 (姓名笔画数)
缫字是什么意思:
(动)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缫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煮茧抽丝
夫人蚕缫,以为衣服。——《孟子·滕文公》
(2) 又如:缫车(缫丝用的器具);缫盆(浸茧的盆)
(3) 通“藻”。文彩;修饰
五采缫,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笄,朱紘。——《周礼·夏官·弁师》
(4) “繰”
缫字康熙字典:
繅【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𦃨《廣韻》《集韻》《韻會》蘇遭切《正韻》
音騷。《說文》繹繭出絲也。《禮·祭儀》夫人繅三盆手。
又《廣韻》《集韻》
子皓切,音早。義同。
又《五經文字》繅,禮經或以爲薻藉之薻。《周禮·春官·典瑞》王晉大圭執鎭圭,繅藉五采五就。《註》繅有五采文,所以薦玉。
又《司几筵》加繅席畫純。《註》繅,讀爲藻。《儀禮·聘禮》圭與繅,皆九寸。《註》雜采曰繅。古文或作藻。今文作璪。《集韻》繅,或作繰𦃐。《廣韻》俗又作縿,非。《說文》繅作繅。詳繅字註。繅字原从臼作。
缫字说文解字:
繅【卷十三】【糸部】
繹繭爲絲也。从糸巢聲。穌遭切
说文解字注(繅)繹繭爲絲也。从糸。巢聲。穌遭切。二部。俗作繰。乃帛如紺色之字。
包含缫的古诗词:
缫玉虹光射,丝囊露采翻。
出自宋代宋祁的《纪圣诗》
缫丝知丝长,壁鲜会鲜旨。监古别世资,灼然观彼美。
出自明代邝露的《寿叶宗伯曾城先生七帙》
蚕成茧,缫沸汤。缫丝白,白于霜。凭君染赤染黑染青黄。
出自清代戴亨的《陌上桑》
少年骑马挟金弹,青幂朱舷纷夹岸。缫丝终日不忍看,寒螀早晚啼秋幔。
出自清代顾若璞的《江上缫丝曲》
缫车未歇取丝分,私债官逋夜打门。里正不慈胥吏酷,穷民空感半租恩。
出自元代何景福的《伤田家二首 其二》
缫字的组词:
缫字的方言:
◎ 潮州话:cau5
英语翻译:
缫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缫字书法字体:

毛泽东

米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