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字的起名属性:

倦字的拼音:juàn🔈️ juàn
倦字繁体字:勌(若无则显示本字)
倦字是否为姓氏:否
倦字的偏旁部首:亻部
倦字五行属什么:木(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倦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0 (姓名笔画数)
倦字是什么意思:
(1)(形)疲乏:疲~。
(2)(形)厌倦:孜孜不~|诲人不~。
倦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卷声。本义:疲倦,劳累)
(2) 同本义
倦,疲也。——《汉书·司马相如传》集注
倦狭路之迫隘。——潘岳《西征赋》
不继之以倦。——《礼记·表记》
居之无倦。——《论语》
士卒罢倦。——《汉书·严助传》
文倦于事。——《战国策·齐策四》
劳苦倦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鸟倦飞而知还。——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相公倦。——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3) 又如:困倦(疲乏想睡);倦程(倦于旅程);倦飞(疲于飞行。以鸟自比,比喻归隐);倦怯(倦怠而没心绪);倦惫(疲倦困惫);倦闷(疲倦烦闷);倦劳(疲倦劳累)
(4) 懈怠,厌烦,厌倦
诲人不倦。——《论语》
则徧而不倦。——《国语·晋语》。注:“懈也。”
(5) 又如:闷倦(烦闷厌倦);倦游(厌于游宦而想辞官);倦笔(不经心的手笔);倦世(厌倦于俗世的生活)
动词
(1) 蹲坐,双臂贴近身体弯下腰去,或蜷腿并用臀部贴近地面。通“踞”
方倦龟壳而食蛤梨。——《淮南子》
(2) 衰减
居贫苦而志不倦。——《论衡》
倦字康熙字典:
倦【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渠卷切《集韻》《正韻》逵眷切,權去聲。懈也。疲也。《禮·儒行》敦行而不倦。
又倨也。《淮南子·道應訓》盧敖游乎北海,見一士焉,方倦龜殼而食蛤梨。《註》楚人謂倨爲倦。
又叶渠運切,音郡。《劉楨·魯都賦》至於日昃,體勞怠倦。一張一弛,文武之訓。《說文》力部作𠢏,人部作〈亻𠨟〉,音義同。宜合倦爲券字,重文不必分爲二。
倦字说文解字:
倦【卷八】【人部】
罷也。从人卷聲。渠眷切
说文解字注(倦)罷也。罷者、遣有罪也。引伸爲休息之偁。倦與力部劵義少別。鉉等於劵下注曰。今俗作倦、義同。葢不檢人部固有倦耳。从人。卷聲。渠眷切。十四部。
包含倦的古诗词:
流水景迟迟,芳草斜阳恨绵绵。宝镜羞观,绣榻慵临,冰绡倦剪。
出自元代朱庭玉的《【般涉调】哨遍 风情》
屋角参差漏晚晖,黄头闲缉绿蓑衣。倦来枕石无人唤,鹅鸭如云解自归。
出自清代赵执信的《昭阳湖行书所见》
总有浮瓜沉李,未得冰壶雪峤,倦倒竹方床。欹枕看图画,竟日罢焚香。
出自清代陆求可的《水调歌头》
倦吟拚易稿。
出自清代程颂万的《倒犯》
那老子彭泽县懒坐衙,倦将文卷押,数十日不上马,柴门掩上咱,篱下看黄
出自元代未知作者的《【黄钟】红锦袍 那老子彭泽》
倦字的组词:
倦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倦"字的起名:
倦字的方言: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en5 (kioi5) gien3 [梅县腔] kian3 [东莞腔] ken5 [客语拼音字汇] kian4 [陆丰腔] kian6 [客英字典] ken3 kien5 [海陆丰腔] kien5 (kioi5) gien3 [宝安腔] ken3
英语翻译:
倦字的字源演变:
倦字书法字体:

吴让之

吴大澄

说文解字

徐伯清

月仪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