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字的起名属性:

岷字的拼音:mín🔈️ mín
岷字繁体字:岷(若无则显示本字)
岷字是否为姓氏:否
岷字的偏旁部首:山部
岷字五行属什么:土(五行属土的字大全)
岷字有寓指顶天立地、有气势、有作为之意
岷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8 (姓名笔画数)
岷字是什么意思:
用于地名。
岷字的详细解释:
——地名用字。如:岷峨(岷山和峨嵋山的并称)
岷字康熙字典:
岷【寅集中】【山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武巾切《集韻》眉頻切《韻會》眉貧切《正韻》彌鄰切,音民。《說文》山名。在蜀湔氐西徼外。本作𣊽,从山𢾞聲。《徐曰》今作岷。《孔穎達曰》山在梁州,江水所出。
又《史註》山在岷州,溢洛南一里,連緜至蜀二千里,皆曰岷山。戴侗曰:在今威茂州之西北,東距峽州。
又州名。秦隴西郡臨洮縣,後魏置岷州。因山爲名。或作㟭。
又《韻會》通作汶。《山海經》大江出汶郭之東南,逕蜀郡,東北至廣陵入海。
又《史記·夏本紀》汶嶓旣藝。
岷字说文解字:
汶【卷十一】【水部】
水。出琅邪朱虛東泰山,東入濰。从水文聲。桑欽說:汶水出泰山萊蕪,西南入泲。亡運切
说文解字注(汶)汶水。出琅邪朱虚東泰山。東入濰琅邪郡朱虛、見前志。後志屬北海國。今山東靑州府臨胊縣東六十里有朱虛故城。前志朱虛下云。東泰山、汶水所出。東至安丘入維。水經曰。汶水、出朱虛縣泰山。北過其縣東。又北過淳于縣西。又東北入於濰。謂之東汶水。以別於禹貢汶水也。按東泰山卽封禪書黃帝封東泰山、今沂山是也。今東汶河源出臨胊縣南沂山東北谷。東流近穆陵關。折東北流數十里。折東流百五十里。至安邱縣西南境。折東北流經縣城西北。又東流數十里與濰水會。从水。文聲。亡運切。十三部。按二汶水在齊。漢人崏山崏江字作汶山汶江。以古音同讀如文之故。謂之假借可也。考工記。貉踰汶則死。淮南子同。鄭云。汶水在魯北。酈注以入汶水篇。考工記多齊語、則謂入?之汶無疑也。殷敬順剏爲異說。殊非是。桑欽說。汶水出泰山萊蕪。西南入泲。此謂禹貢汶水也。上文渭水、濕水、沂水皆舉別說。皆謂一水而說源有不同也。此則畫然二水。源流皆異。泰山郡萊蕪、二志同。前志萊蕪下曰。原山、禹貢汶水出。西南入泲。桑欽所言。水經於濟水曰。又東北過壽張縣西畍安民亭南。汶水從東北來注之。於汶水曰。又西南過壽張縣北。又西南至安民亭入於濟。按舊泲水合汶於安民亭。今東平州西南十里安山鎭卽古亭也。今汶水出今山東泰安府萊蕪縣東北七十里之原山。亦名馬耳山。西南流經縣城西北。又經泰安府南境。又經寧陽縣北境。至汶上縣北之戴村壩。又經汶上西南境之南旺。分流南北。南流者四分以接徐沛。北流者六分以接臨淸。自明永樂中宋禮開會通河以及國朝運河皆全資汶水。而入泲之故道湮矣。前志朱虛下但云汶水。萊蕪下則云禹貢汶水。然則出朱虛入濰者、非禹貢汶水也。
包含岷的古诗词:
岷山楼上一徙倚,如地始辟天初开。
出自宋代陆游的《和范舍人永康青城道中作》
岷山高以峻,燕水清沮寒。一去千里孤,边马何时还。
出自南北朝吴迈远的《棹歌行》
岷人罢赋家四壁,洛客懒吟棋一枰。
出自宋代苏籀的《晚秋偶成》
岷峨一气钟三杰,杜富诸贤得异材。
出自宋代方回的《谒东坡祠》
岷峨秃如赭,江汉浊如泔。
出自宋代高斯得的《读谢章奏疏赋朝阳吟》
岷字的组词:
参考其他人"岷"字的起名:
岷字的方言:
◎ 客家话:[宝安腔] min2 [客语拼音字汇] min2 [台湾四县腔] min2 men2 [客英字典] min2 [海陆丰腔] min2 men2
英语翻译:
岷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岷字书法字体:

何绍基

孙过庭

宋克

徐伯清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