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字的起名属性:
播放笔顺讴字的拼音:ōu🔈️ ōu
讴字繁体字:謳(若无则显示本字)
讴字是否为姓氏:是
讴字的偏旁部首:讠部
讴字五行属什么:土(五行属土的字大全)
讴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8 (姓名笔画数)
讴字是什么意思:
(1)(动)歌唱;唱歌:~歌。
(2)(名)歌曲;民歌:吴~|越~。
讴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区()声。本义:无伴奏;齐声歌唱)
(2) 同本义
讴,齐歌也。——《说文》
齐讴楚声。—— 曹植诗
皆讴歌思东归。——《楚辞·大招》
筑者讴曰:“泽门之皙,实兴我役。”——《左传·襄公十七年》
薛谭学讴于 秦青。——《列子·汤问》
昔日王豹处于 淇,而河西善讴——《孟子·告子下》
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荀子·议兵》
(3) 又如:讴者(讴歌的人);讴咏(讴歌吟咏);讴诵(歌讼);讴谣(唱歌)區
(4) 歌颂;赞颂
民讴思之。——《苗防备览·李瑜》
名词
(1) 歌曲
京洛出名讴。—— 曹植《箜篌引》
于是有赵代之讴。——《汉书·艺文志》
(2) 又如:讴谣(歌谣);吴讴;越讴;采莲讴
讴字康熙字典:
謳【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烏侯切,音歐。《廣雅》歌也。《玉篇》吟也。《正字通》謳爲歌之別調,歌爲謳之總名。《史記·張儀傳》秦將以美人聘楚,以宮中善歌謳者爲媵。《列子·湯問篇》薛譚學謳於秦靑。《說文》齊歌也。《前漢·高帝紀》漢王旣至南鄭,諸將及士卒皆歌謳思東歸。《師古註》謂齊聲而歌。或曰齊地之歌。
又姓。《左傳·哀十三年》越大夫謳陽。
又與嘔同。《荀子·富國篇》拊循之,唲嘔之。《註》唲嘔,嬰兒語聲。嘔與謳同。
又《集韻》《類篇》
匈于切,音吁。煦也。
又於謳,欲化貌。《莊子·大宗師》需役聞之於謳。《註》歌以樂之也。於音烏。
又《集韻》《類篇》
邕俱切,音紆。《說文》義同。《陸機·吳趨行》楚妃且勿歎,齊娥且莫謳。四坐
淸聽,聽我歌吳趨。謳叶趨。
讴字说文解字:
謳【卷三】【言部】
齊歌也。从言區聲。烏侯切
说文解字注(謳)齊歌也。師古注高帝紀曰。謳、齊歌也。謂齊聲而歌。或曰齊地之歌。按假令許意齊聲而歌。則當曰衆歌。不曰齊歌也。李善注吳都賦引曹植妾薄相行曰。齊謳楚舞紛紛。太平御覽引古樂志曰。齊歌曰謳。吳歌曰歈。楚歌曰豔。淫歌曰哇。若楚辭吳歈蔡謳、孟子河西善謳、則不限於齊也。从言。區聲。烏矦切。四部。
包含讴的古诗词:
丞掾从歌呼,讴谣入章句。谢公未赋归,赤子犹待哺。
出自宋代苏过的《再和》
不问大横兆,天人心是真。讴歌早归舜,气志自如神。
出自宋代张方平的《英宗皇帝挽辞五首 其一》
玄风叶黎庶,德泽浸区宇。醒醉各相扶,讴歌从圣主。
出自唐代袁朗的《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
显亲岂待人爵贵,讴歌即是扬名时。老我无才空弹指,挥毫不见云烟起。
出自清代郑国藩的《小豪飞函为尊甫芳园封翁寿辰徵诗爰成七古一章却寄》
讴歌兴法从,可见泰阶平。
出自宋代秦观的《次韵蒋颖叔南郊祭告上清储祥宫》
讴字的组词:
讴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讴"字的起名:
讴字的方言:
◎ 潮州话:au1
英语翻译:
讴字的字源演变:

讴字书法字体:

何绍基

吴睿

说文解字

徐伯清

毛泽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