滂字的起名属性:

滂字的拼音:pāng🔈️ pāng
滂字繁体字:滂(若无则显示本字)
滂字是否为姓氏:否
滂字的偏旁部首:氵部
滂字五行属什么:水(五行属水的字大全)
滂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4 (姓名笔画数)
滂字是什么意思:
(形)〈书〉形容水涌出。
滂字的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旁声。本义:大水涌流)
(2) 同本义
滂,沛也。——《说文》
涕泗滂沱。——《诗·陈风·泽陂》
观其两旁,则滂渤怫郁。——枚乘《七发》
姱修滂浩。——《楚辞·大招》
(3) 又如:滂人(古时掌理池泽资源的官吏);滂浩(水广大的样子);滂流(大水盛流的样子);滂溏(水流广大的样子);滂滂(水流大的样子)
(4) 倾盆大雨的
滂濞沆溉。——《史记·司马相如传》
(5) 又如:滂霈(雨大的样子);滂沲;滂澍(大雨);滂泽(大雨)
(6) 广大
福滂洋。——《汉书·礼乐志》。注:“饶广也。”
(7) 又如:滂沲(广大的样子;充溢的样子);滂洋(众多而广大);滂浩(广大)
(8) 气势盛大 。如:滂渤(形容气势勃发盛大);滂浡(盛大的样子)
(9) 泪、血流状 。如:滂汩(形容血、泪流得多);滂滂(形容泪、血流得多)
(10) 广泛 。如:滂洽(广泛流布);滂流(广泛流布);滂施(广泛布施恩泽);滂被(恩泽广泛流布);滂敷(广泛布施);滂霈(喻恩泽广大)
(11) 旺盛的
月丽于毕,俾滂沱矣。——《论衡·说日》
(12) 又如:滂洋(丰饶广阔)
动词
浇灌
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列子》
滂字康熙字典:
滂【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正韻》普郎切《集韻》《韻會》鋪郎切,音霶。《說文》沛也。《詩·小雅》俾滂沱矣。
又水名。《山海經》虖勺之山,滂水出焉。
又滂洋,饒廣也。《前漢·郊祀歌》福滂洋。
又淜滂,風擊物聲。《宋玉·風賦》飄忽淜滂。
又滂人,掌山澤之官。《淮南子·時則訓》令滂人納材葦。
又《韻會》《正韻》普浪切,義同。
又《集韻》披庚切,音澎。與洴泙同。水聲。《史記·司馬相如傳》洶湧滂㵒。
又《集韻》蒲光切,音傍。水流聲。《前漢·司馬相如傳》滂濞沆漑。郭璞讀。《集韻》或作雱霶䨦。
滂字说文解字:
滂【卷十一】【水部】
沛也。从水㫄聲。普郎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别作霶霈,非是。
说文解字注(滂)沛也。小雅曰。俾滂沱矣。从水。旁聲。普郞切。十部。
包含滂的古诗词:
姱修滂浩,丽以佳只。
出自先秦屈原的《大招》
滂葩七十二滩春。钟瑞石麒麟。流水行云才思,光风霁月精神。
出自宋代洪咨夔的《朝中措(寿章君举)》
吉金乐石订坠佚,法书名画论最殿。滂喜高斋乔木存,奄有风流继吴县。
出自清代夏孙桐的《东坡生日赵剑秋招集滂喜斋病未能赴成长句奉柬》
偏州毕竟着不得,滂沛霖雨苏乾坤。
出自宋代姚勉的《送郑编修罢任》
霢霂沾衣乐,滂沱破块宽。好星元有雨,星是汉郎官。
出自明代王世贞的《刘太常亟言大城令忽君之贤也其善状非一至祷雨立澍矣予闻而贤之为赋四绝句 其三》
滂字的组词:
滂字的成语:
参考其他人"滂"字的起名:
滂字的方言:
◎ 客家话:[东莞腔] pong2 [海陆丰腔] pong2 pong1 [梅县腔] pong2 [台湾四县腔] pong2 pong1 [宝安腔] pong2 [客语拼音字汇] pong2 [客英字典] pong2
英语翻译:
滂字的字源演变:
滂字书法字体:

徐三庚

莫友芝

杨沂孙

毛泽东

柳公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