杌字的起名属性:

杌字的拼音:wù🔈️ wù
杌字繁体字:杌(若无则显示本字)
杌字是否为姓氏:是
杌字的偏旁部首:木部
杌字五行属什么:木(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杌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7 (姓名笔画数)
杌字是什么意思:
(1)(名)杌凳;小凳。
(2)(名)〔杌陧〕(…niè)不安定。
杌字的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树木无枝丫 。如:杌樗(光秃的臭椿树)
(2) 浑然无知 。如:杌杌(痴。呆貌)
(3) 见“杌陧”
动词
摇,动摇
扬翠叶,杌紫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名词
(1) 小矮凳 。如:杌坐儿(小凳子);杌床(用绳编制的轻便坐具)
(2) 砍树剩余的桩子
杌,刊余木。——《集韵》
杌字康熙字典:
杌【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忽切,音兀。《玉篇》木無枝也。《集韻》木短出貌。
又檮杌,人名。亦獸名。見檮字註。
又不安貌。《書·秦誓》邦之杌隉。
又《類篇》魚屈切,音崛。𠛬餘木。
又《集韻》魚厥切。義同。
杌字说文解字:
柮【卷六】【木部】
斷也。从木出聲,讀若《爾雅》“貀無前足”之“貀”。女滑切
说文解字注(柮)檮柮也。舊作𣃔也二字。今更正。今人謂木頭爲榾柮。於古義未遠也。從木。出聲。讀若爾雅貀無前足之貀。女滑切。十五部。玉篇當骨切。引說文五骨切。○按二篆、舊先後倒置。今依全書通例正之。亦與梐枑同。
包含杌的古诗词:
明季丁否运,妇寺纷蜩螗。群贤共愤争,杌隉正气扬。
出自清代王吉武的《重修六贤祠成展祭作》
杌尔何年客此洲,飘流谁弃止谁收。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次韵致远木人洲二首》
凋梅雪作花,杌木云充叶。触雨转鲜灵,非晴不可涉。
出自唐代寒山的《诗三百三首》
杌隉居蒲日,艰难奔狄时。天方兴伯者,数子实从之。
出自元代赵孟頫的《晋公子奔狄图邀端父御史同赋》
离披一破伞,{杠右上加臼}杌两败屐。
出自宋代方回的《泊赤岸微晓》
杌字的组词:
参考其他人"杌"字的起名:
杌字的方言:
◎ 客家话:[梅县腔] ngut7 [台湾四县腔] ngut7 [客英字典] ngut7 [海陆丰腔] ngut7 [客语拼音字汇] ngud5 [宝安腔] ngut7
英语翻译:
杌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杌字书法字体: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