蜇字的起名属性:

蜇字的拼音:zhē🔈️ zhē
蜇字繁体字:蜇(若无则显示本字)
蜇字是否为姓氏:否
蜇字的偏旁部首:虫部
蜇字五行属什么:火(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蜇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3 (姓名笔画数)
蜇字是什么意思:
1.蜂、蝎子等用毒刺刺人或动物。
2.某些物质刺激皮肤或黏膜使发生微痛:切洋葱~眼睛。这种药水擦在伤口上~得慌。
见〖海蜇〗。
蜇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毒虫叮刺
苦咸酸辛,虽蜇吻裂鼻,缩舍涩齿,而咸有笃好之者。——唐· 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
(2) 又如:蜇杀(毒虫叮咬致死);蝎子蜇人;蜇螫(毒蛇咬)
(3) 刺痛;刺伤
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列子》
(4) 又如:切洋葱蜇眼睛;蜇鼻(刺激鼻子而感到微痛)
(5) 折磨;毒害;苦楚
如来!我师徒受了万蜇千魔,自东土拜到此处,蒙如来吩咐传经。——《西游记》
(6) 另见
名词
(1) 腔肠动物。即“水母”。俗称“海蜇” 。身体作半球形,上面有伞状部分,俗称“海蜇皮”。下面有口腔八条,俗称“海蜇头”。可食。如:海蜇;蜇花(指海蜇腹下的众多的脚)
(2) 另见
蜇字康熙字典:
蜇【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陟列切,音哲。《玉篇》蟲螫也。《柳宗元·題毛穎傳後》蜇吻裂鼻。
又江蜇。詳蜥字註。《玉篇》又作䖧。
包含蜇的古诗词:
怜君旅食山城下,钟罢垆残守僧舍。胶牙生菜粥不糜,蜇鼻村酤酒未笮。
出自明代钱谦益的《镫楼行壬寅元夕赋示施伟长》
一字入人目,蜇出两睫雨。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读唐人于濆、刘驾诗》
蜇字的组词:
参考其他人"蜇"字的起名:
于蜇季楚蜇应蜇崔蜇
蜇字的方言:
◎ 粤语:zit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at7 zet7 [东莞腔] zet7 [海陆丰腔] zhat7 zhet7 [客英字典] zhet7 [宝安腔] zet7 [梅县腔] zhat7 [客语拼音字汇] cad6 zad5 zed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at7 zet7 [东莞腔] zet7 [海陆丰腔] zhat7 zhet7 [客英字典] zhet7 [宝安腔] zet7 [梅县腔] zhat7 [客语拼音字汇] cad6 zad5 zed5
英语翻译:
蜇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蜇字书法字体:

徐伯清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