盉字的起名属性:
盉字的拼音:hé🔈️ hé
盉字繁体字:盉(若无则显示本字)
盉字是否为姓氏:否
盉字的偏旁部首:皿部
盉字五行属什么:木(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盉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0 (姓名笔画数)
盉字是什么意思:
(名)古代用来调和酒的器皿。
盉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古器名 。青铜制,圆口,深腹,三足。为酒水调和之器,用以节制酒之浓淡。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
动词
调味。后作“和” 。如:调盉(调味)
盉字康熙字典:
盉【午集中】【皿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戸戈切《集韻》胡戈切,
音禾。《說文》調味也。《廣韻》調五味器。《博古圖》商有阜父丁盉,執戈父癸盉。周有單從盉,嘉仲盉,龍首盉,雲雷盉,三螭盉,蛟螭盉,麟盉,螭虬盉,粟紋盉,細紋熊足盉。漢有鳳盉,螭首虬紋盉,凡一十四器。其款識或謂之彝,或謂之尊或謂之卣,取調和五味之義則一也。
又《廣韻》《集韻》
胡臥切,禾去聲。義同。《玉篇》今作和。
盉字说文解字:
盉【卷五】【皿部】
調味也。从皿禾聲。戶戈切
说文解字注(盉)調味也。調聲曰龢。調味曰盉。今則和行而龢盉皆廢矣。𩰲部曰鬻、五味盉羹也。从皿。調味必於器中。故从皿。古器有名盉者。因其可以盉羹而名之盉也。廣川書跋引說文。調味器也。沾器字非。禾聲。戸戈切。十七部。
盉字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