绦字的起名属性:

绦字的拼音:tāo🔈️ tāo
绦字繁体字:縧(若无则显示本字)
绦字是否为姓氏:否
绦字的偏旁部首:纟部
绦字五行属什么:火(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绦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划:16 (姓名笔画数)
绦字是什么意思:
(名)(~子)用丝线编织成的带子。
绦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条声。或从糸,攸( )声。本义:用丝编织的带子或绳子) 同本义绦旋光堪摘,轩楹势可呼。——杜甫《画鹰》
(2) 又如:玉绦环;彩绦
绦字康熙字典:
絛【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土刀切《集韻》《正韻》他刀切,音韜。《說文》扁緒也。《玉篇》纓飾也。《廣韻》編絲繩也。《急就篇註》絛,一名偏諸,織絲縷爲之,所以懸係承塵戸㡘,因爲飾也。《禮·內則·疏》組紃俱爲絛。
又與條通。《周禮·春官·巾車》革路龍勒,條纓五就。《註》革路,挽之以革也。條,讀爲絛。其樊及纓,皆以絛絲飾之。《類篇》絛,或从舀作韜。
绦字说文解字:
絛【卷十三】【糸部】
扁緒也。从糸攸聲。土刀切
说文解字注(絛)扁緒也。廣雅作編緒。漢書及賈生新書作偏諸。葢上字作編、下字作諸爲是。諸者謂合衆采也。賈誼傳曰。今民賣僮者。爲之繡衣絲𡳐偏諸緣。服虔曰。偏諸如牙條。以作𡳐緣。又白縠之表。薄紈之裏。緁以偏諸。晉灼曰。以偏諸緁著衣。然則偏諸之爲絛明矣。雜記注曰。紃、若今時絛也。毛詩、左傳正義曰。王后親織玄紞。卽今之絛繩。必用雜采線織之。按紴、䋐葢其闊者。絛其陿者。紃其圜者。从糸。攸聲。土刀切。古音在三部。
包含绦的古诗词:
又玉管、金箫间作。十二云房都已闭,只将军、绦犬誇平朔。
出自清代陈维崧的《贺新郎 秋日行西苑仍用前韵》
算此事、通都艳说。摩顶苗哥须记取,奋扶摇、绦旋行当掣。
出自清代陈维崧的《贺新郎 题大司农梁苍岩先生五苗图》
绦镞五方禽献后,锦貂千骑猎围中。平原侧目多狐兔,安得真拳一击空。
出自元代张翥的《白鹰》
不出猎,闭深房。绦旋一条磨欲断,燕雀满檐戏汝旁。
出自明代黄淳耀的《豪鹰歌》
绦绣多废乱,篇帛久尘缁。离心壮为剧,飞念如悬旗。
出自南北朝鲍照的《绍古辞七首 其二》
绦字的组词:
参考其他人"绦"字的起名:
绦字的方言:
◎ 潮州话:tau1
英语翻译:
绦字的演变:

小篆

楷体
绦字书法字体:

徐伯清

毛泽东